潼郡位于灵璧县高楼镇东北1公里处,古为县、郡、州治所, 今为潼郡村,东与江苏睢宁毗邻,土地面积5498亩,人口4787人。
潼郡历史悠久,自古为名城。远古这里为取虑聚落。取虑,音秋闾(庐),秦置取虑县于此,属泗水郡。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刚刚自为王时,取虑人郑布就起兵反秦。当地传说,陈胜吴广起义失败时,曾躲避在取虑街西头一大户人家。汉时属临淮郡,三国时属魏下邳郡,晋属下邳国。《后汉书·陶谦传》:曹操与陶谦作战,“过拔取虑”。南北朝时期,由于南北战争不断,形成拉锯战形势,潼郡地区建置变化较大。北魏置临潼郡,以所置郡治位潼河北岸临潼河而名。南朝梁置潼州。北齐改临潼为潼郡。隋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郡,入夏丘。唐入虹县,宋属灵璧。
潼郡水利发达,自古为漕运要地。潼河、古睢水在其南部通过,西边有起源于九顶山,南下入濉河的红泥沟穿行。潼郡村街西原有一座单孔石桥,传说建于明朝,由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建造,后因红泥沟淤塞改道废弃,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坍塌。《金史·河渠志》载:“元光初(公元1222年),于灵璧县潼镇设仓都监。”潼郡原有土城,后因黄河决溢,泥沙淤塞,土城几没。一代名城,逐渐湮废。1969年,群众挖塘时在4米深处挖出石墙角、石磨、石磙、门坎、陶器等。
潼郡是古灵璧县建庙最多的地方。相传潼郡有72座庙,72眼井。一个小地方为何有这么多的庙呢?传说当年朱元璋欲在灵璧九顶山建都城,和刘伯温一起来九顶山考察。刘伯温是个能掐会算,半人半神的奇人。途径潼郡,刘伯温发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将来会有树立旗杆的大将出现。朱元璋觉得出现树立旗杆的大将,对其统治不利,要求刘伯温想法给化解一下。刘伯温掐指一算,计上心头,提议一是在街西红泥沟上建一座桥,二是在这里多建些庙宇,压住这里的风水。于是街西就有了一座桥,潼郡就出现了许多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