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实和中二,观众看腻了。
这也是如今《女士的法则》开播后,彭昱畅难逃被骂的重要原因。(当然也离不开剧情本身就稀烂的缘故)
倒不是说他一定不能演成人职业剧。
而是他那套中二演法,和搞事业、拼双商的律政剧格格不入。
律政题材,个个人精。
而彭彭,一个天真的小男孩,在一群豺狼虎豹里活不过半集。
律师姐姐的狼狗小男友?看上去明明就是个傻弟弟,偷穿爸爸的西装,把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玩过家家。
比穿高跟的江疏影要高,看着总感觉他更矮
不过对彭昱畅来说,更庞大的困境可能是:
他想转型,可他选择的空间有多大?
这个空间指向的,不仅是他不上不下的年纪,和观众对他的刻板印象。
还有影视行业这块看似巨大,内容却在持续收缩的“水池”。
缩的不是容量,是质量和多样性。
尤其是青春片和喜剧片。
剧本跟不上,人才跟不上......说断代有点夸张,但的确已经很久没人拍出好的作品。
没有追求质量的好作品,只有追求流量搞噱头的作品,这就导致了一个荒诞的市场局面:
侧重皮囊的明星爱豆拿着天价片酬,有接不完的作品;
而侧重演技的演员反而片酬低,也没什么选择。
彭昱畅的困境,其实是演员的普遍困境。
放眼望去,内娱喜剧演员不是已经转型,就是正在转型的路上。
大鹏不再“屌丝”,任素汐已成现实题材的新宠,雷佳音主攻年代剧.....
再拍喜剧,也是糅合了犯罪元素,有点深沉的黑色喜剧。
任素汐在《亲爱的小孩》里演妈妈
还能扛大旗的内娱喜剧演员——可惜,还是过去那帮人。
稍微新近点的,沈腾、贾玲。
可一个已经有了转型的打算,接拍犯罪片《光天化日》;另一个最为大众熟悉的作品(《你好,李焕英》),不是因为它够喜剧,而是因为它够催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