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山紫云洞,贵州紫云奇洞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3 21:48:57

福清石竺山自然景观

山、峰

天子峰

在状元峰北面偏东,北自太城山,南至石竹山状元峰,共有五座山峰,以该峰为最高,海拔约630 米。峰巅极目,北可览榕城,东可观沧海,其西则峰峦叠嶂,其南则千里平畴。仰目眺蓝天,俯首视平湖。使人心胸豁然,飘然欲仙,顿生“一览众山小”,“天际渺无极”之感。

状元峰

为石竹山主峰,又名探花峰。海拨534.2米,有路直达峰巅;西路从石竹寺西侧“炼丹灶”(石室)经仙泉到“朝斗石”,或从“通天洞”经“骆驼石”到“朝斗石”,汇合一路,经“伏虎石”直抵峰巅。东路从大悲殿后小径经“伏虎石”直抵峰巅。东西两侧岩石裸露,可坐可躺,侧下为陡崖,险不可攀。游人在此搬石积垒,以为纪念,年积月累,竟成“石堡”,称为“积石”。于此观赏,四周群峰奔突,托天际地;东张水库碧波涟漪;溪河蛇行山麓,纵横交错;东海浩渺接天,岛屿若隐若现,玉融风光尽收眼底。

山巅竹子繁盛,松林茂密,灌丛葱郁,生机勃勃。

“状元峰”之得名,无史志可考。或以其皆托天子峰,似“天子门生”,故名,亦未可知。

玉女峰

又名龙女峰、仙女岩,在石竹寺西。高9.5米,有婷婷玉立之姿,故名。其顶平台,横、阔为1.7×1.9米。仰望高与天际,可接星汉,故称“摘星台”。与北面“醉石”相距2米。两石间架一宽仅容足的石板,称“仙桥”。胆小者不敢立足其上,故世有新嫁娘过桥纳福之说。为石竹山景观标志之一。

紫帽峰

旧名紫磨峰,俗称纱帽石,在大悲殿东北侧。石高10.3米,顶面宽长3.3×3.2米,形似官帽,故名。帽顶险不可攀。古来有“倘能登上岩顶,就可官运亨通”之说。

骆驼峰,又名骆驼岩

在通天洞上方直距20米处,路径50米,路途崎岖曲折,两旁草木丛生,一岩拔地突起,即为“骆驼峰”。石长4.7米、宽2.65米,高3.85米。岩底垫亦为石,后部埋入山中,前部即为悬崖,在棋盘石和月牙洞上方石台上观赏,形象逼真:背部两峰托凸,下部蹲腿坐地,昂首北望。其形有不适南方水土,急欲北归之意。

岩 石

宝所石

又名“天宝石。”一在状元峰下,即“沧海石”。因石上有蛎壳化石痕迹,是石竹山“沧海桑田“之见证,故名;一在石竹山下“仙桃”石内。或是“沧海石”的断裂部分落在此间。旧时有忏云:“天宝石移、状元来期”。相传宋乾道三年(一说六年,按:肖国梁中状元在三年,应是三年。)一天夜半,山上有声如见山顶大石飞落,当为地震所致。刚好这年永泰肖国梁考中状元,应了“状元来期”的忏言。但肖不是福清人,因之古人又说:"福清为闽巨邑,山灵毓秀,人文蔚兴,久乃符之,未可知也”,希望福清也出个状元,殊不知“状元来期”的只是别地状元来游,不是福清出状元。在沧海石上观日出。云浪翻滚,红日喷薄,蔚为壮观。南望紫云宝塔,直指九霄,西边灵石山九叠峰,云遮雾绕。黄昏时远山衔日,近水浮光,景色十分迷人。

鹤影石

在“化龙窝”下石壁,石纹如鹤。每当中午日光照射,石壁上出现如鹤飞舞的影子,实一奇观。

棋盘石

在天桥侧,过桥即到。石呈倒锤状,石面有裂纹如棋盘,传为九仙下棋处。石面长15.2米,宽5.6米。石面西南端另有一小石,更似棋盘,在此处观赏“骆驼石”最肖。

出米石

在石竹寺前,下方路边,一石高4米,宽9.2米。石崖上一圆窦,口径0.08米。昔传该窦会流出白米以供僧道食用,人多多流,人少少流,后一小僧贪心,把窦凿大,结果破坏了灵性,不流白米了。此传说意在惩戒贪心之人。

醉石

在仙君楼前舍利塔下方,有一石高1.6米,宽0.3米,形如醉翁,躺卧在巨石上,面对玉女峰。昔传是九仙君醉卧于此,故名。诗人诸俑有诗句云:“山中有石如人醉,市上多人似石顽。如醉似顽何必问,乾坤都在是非间。”即是指其石而言。

仙桃石,又名璠桃石

在石竹山下西边。进山门顺石阶到秋芳亭,西转到永瑞亭,一巨石平地托起,形如仙桃,故名。石长10米,宽8米,厚 10.9米。石下有洞,名“璠桃洞”。据传,该石是何九仙从天上璠桃会时偷来的,以后桃化为石。洞内冬暖夏凉,有小树数株,树杆纤弱平直,直伸洞外。

翠屏石

在虾曲桥边。石呈翠色,形如棱角形屏风。围径 5.48 6.60 5.65米,中有门,门高2.98米。

伏虎石

在石竹寺后西侧悬崖峭壁上。在石竹寺通往新建“大悲殿”石阶上,可以清晰看到,嶙峋峭壁上,斑斑点点如虎毛斑纹;崖边凹齿处,宛如斑虎张口咆啸;壁边有窦,仿佛斑虎睁瞪三角眼;崖头树梢如斑虎翘立双耳;崖顶边沿隐约有缝痕,如斑虎之神鞭,卷曲欲扫;崖肚隐约有虎足,前足直蹬、后足弯曲。势如猛虎欲下山。故名“伏虎石”。石长5.5米,高2.1米,宽1.6米。此外,站在东张水库坝面上也可清晰观赏虎之神态,只是小了点,但更觉飞动。

龟蛇石

在山下登山道东侧15米处,巨岩斜卧,形如下山神龟,石上有龟甲纹裂痕。后有一石如蛇头,口咬龟尾,形象逼真。全石长10.5米,宽5米,高6.3米。龟蛇纹总长6.1米,龟头伸出1.1米,蛇头长1米。

龟石

在泗洲佛西边宝义和尚墓的第二墓埕中。石长3米,宽2米,以形似龟而名。

双鲤石

在“化龙窝”岩顶,两石如双鲤,欲飞入水库。因其形在不同角度又似一对鸳鸯,故又名“鸳鸯石”。两石相隔只0.76米,双栖双宿不知几千万年。

一片瓦,又名“观音岩”

在登山道西侧,有巨石如檐,凌空平伸离地高10 余米,宽5米余,深9米余,似巨瓦一片,故称“一片瓦”。崖壁苍苔斑驳,石缝漏泉,树根盘错,竹荫蔽日。有仙游人徐鲤九书“石竹”二字镌刻于石。古时,崖下石侧有木亭一座,谓“半山亭”,乃明代举人石应相所建。现改建成混凝土四方亭。

三重檐

在“一线天”上方,新建拱桥之下,沿阶蹒跚而上,转几道弯,有百来米远,突然断崖临空,峭壁欲倾。崖壁上榕藤攀比,任凭风吹雨打,电炸雷劈,日曝天旱,始终岿然挺拔。崖高 30 米以上,榕树侧悬抱壁,其主、支根径直落崖底,紧抱崖壁,榕须还在往崖底伸,那藤从崖底往崖顶硬冲,有的还勾住榕根榕须。崖底蹬道,崎岖曲折。仰望崖峰,有三处外伸似檐,如三把利剑,飞劈苍穹,峻峭无比。因名“三重檐”。

老人岩

在“骆驼峰”同一石台上,相距仅几步。高17.8米,长15.2米,宽4.9米。南面崖壁有纹缝可供攀下,陡峭光滑,高3米多,胆小者不敢问津。壁径底下为石台,台面坐躺皆可,台下又有小洞。手抓石边树干,小心下落,再跨一大步即为蹬道,顺道而下20多米,可与去石竹寺之路交会。交会处有一石,前裸露,后入土,石面虽不成台,亦可站三、五人,为观赏“老人岩”之佳处。仰首西望“老人岩”,隐约有摇摇欲飞之势。石顶项尖凸,如古人盘发头顶,石之面斑纹凹窦,隐如老人之眼鼻唇和绉纹。静观细赏,妙趣横生。

朝斗石

在“骆驼石”上边,相距三、五十米,有石呈倒梯形,高3.7米,腰径2.2米,底径3米。石之南有石面供人观赏,面可容7~8人。近处皆树木草莽,独此奇石兀立。在东侧观赏,似单身罗汉;在南面观赏,其形如人在仰望北斗星空,故名“朝斗石”。

上升石

在石竹寺观音殿后。石高4.3米,石面如台,长、阔4.9×3.5米。一棵苍榕侧抱石壁,枝繁叶茂,榕根从壁下卷起,仿佛怕石飞去紧紧按在石台面上,可谓奇绝。站在观音殿后门观赏,石壁光滑乳白,气势欲升,四周幽雅清绝,榕竹青翠、积石嶙岣。仙君楼后一石柱特奇,高4.8米,腰围12.5米,要到石台,须经石柱,石柱如特设的翠屏门让人通行。

虎头石

在石竹山下公路边之南,真武殿之东,有一巨石,形似虎头,挡在通向东张之路口,背负石竹山,前临无患溪,高约6米,宽约12米,形态威猛。昔传林真人在此跨虎升天。晴天人们可以从虎石旁的狭窄小路通过,倘在风雨晦明时分,行人到此就得徐徐而过,偶一失足,就会掉进无患溪里去。在抗日战争时,人们曾在这里建起土堡,鬼子也视为畏途,不敢进攻。自从宏路公路通向东张之日起,这块虎头石就再也见不到了。吴端升先生有诗云:

石竹山旁一“虎头”,行人到此总生愁。晴天尚可徐行过,风雨来时胆气消。

石屋,又名“仙人丹灶”

在九仙阁后侧西北角,状如八角形石屋,南向一门。外周长宽为8×1.3米,外直径3.2米,内在径2.9米,外高3.6米。明朝王世懋《游石竹记》云:……上一石屋,空其中,僧云是“仙人丹灶。”

麒麟岩

在石竹山西侧半山腰岩群排缀,状如麒麟,首朝南,尾朝北,形像逼真,九仙阁建在麒麟臀上。欲观此景,须在东张水库渡船上远望,方能观其全貌。

普陀岩

在石竹山顶状元峰下,悬岩重叠,中有洞。宋林希逸有诗云:谁云东海岸,不似石峰顶。

仙人坪

在观音岩下,登山道边,元载亭旁高岩上,顶平如台,岩高约10米,道险难攀,故名“仙人坪”,有“能上者即是仙”之说。

仙床

仙人坪与另一岩石,巨石盖顶,下成洞。洞高3.4米,面宽1.5米,洞内一石台如床,4米见方,称“仙床”,传为九仙卧处。洞里有缝如神斧所劈,人可攀登,有“道穷有险径”之说。

石室

在石竹山下无患溪北岸,一石如室,天然形成。广二丈,深丈余,可置两张床位,环境清幽,冬暖夏凉,孟夏多有人于此避暑。现已在东张水库的水下。

通天洞

在月牙洞上方约60米处,磴道分东、北两条,东向去石竹寺,北向直达通天洞口。洞为乱石环垒,巨石盖顶而成,人可躬身而入。洞内高2.85米,深7.2米。内有路可通山下,但杂草丛生难行,洞顶有孔可望天,故名“通天洞”。

璠桃洞

在石竹山下永瑞亭附近的璠桃石下。洞深 30.5米,口宽 1.5米,内宽3米,高1.7米。洞里有石窦、石椅,天造地设,非人工所就。

曲径通幽

出璠桃洞,仰登狭径,曲折逶迤,四周古木参天,林莽丛生,林中鸟鸣,草间虫唧,环境清绝,故称“曲径通幽”。

桃源洞

在仙君楼西边,由武陵谷口行至洞。洞深7.6米,宽3.3米,洞里高3.3米,洞口高2米,宽1.4米。洞外有“武陵谷口”四字。

传说何氏九仙曾在此洞参惮悟道,见其幽僻清静,令人宠辱皆忘,如入桃源胜景,故名。洞左有炼丹炉遗迹,传为何九仙所遗。

紫云洞

在石竹寺西下侧。洞深7.1米、高1.95米,宽2.5米,有东、南两门。东门宽0.75米,高2.26米。南门高2.5米,宽1.95米,洞内今塑有林晃真人泥像。洞内幽深而宽敞。传说林晃真人在此炼丹济众,求医者不绝。现存“应接不暇”“紫云”石刻于壁上。

日月洞

在“三重檐”悬崖上方,过“拱桥”,仰登一百三十米,有巨岩斜卧,峻峭无比,再由侧径而上,转弯道十余米,道穷为石洞,即“日月洞”。洞之东、西门有日月之形,皆通天。东门较宽大,最宽处达2米,西门狭窄,最窄处仅0.45米,洞高8米多,没有封顶。在洞底仰望,一巨石悬挂隙间,摇摇欲坠,令人魂悸魄惊。

月牙洞

在“棋盘石”上方约30米处的蹬道旁。洞长11.6米,高3.2米,中间最宽处1.98米。有树从洞中穿出,洞顶乃弯曲孔隙,日月之光射入洞内,影似月牙,而洞也呈月牙之形。洞外巨石奔拥,立卧斜躺、千姿百态,莫可名状。更有一石如坐台,台面可坐数人,也是观赏山上“骆驼石”之佳处。

牛蹄洞

在登山道祥珠亭东侧,有一巨石酷似牛蹄,两趾间有洞,名“牛蹄洞”。巨石宽7.75米,长9.4米,高4米。洞旁崖首留有明万历年间宰辅叶向高题刻,“一自名山传梦后,而今玉带愧横腰”。故称“留题洞”(与牛蹄洞谐音)。

青龙洞:

在石竹寺门口前方,旁有“皇明启胜”摩崖石刻。洞深2.9米,口宽2米,上盖“香积石”。

小蓬莱

在“曲径通幽”附近,是处乱石杂陈,中有两石并立,上托一石,如大院门,旁又有一无名洞,口高只1.4米,深却7.5米,内高1.79米,内宽4.2米,远望成扁形。爬上洞顶巨岩,举目四望,绿野接天,山下碧波荡漾,山上危岩峭壁。在此观赏,有如登蓬莱仙境之妙。

一线天

在小蓬莱上面,顺道而上,有巨岩如天工中劈,两壁峭立。高各8.4米,中有隙道石蹬,最宽处1.2米,最窄处仅0.38米,胖者难过。隙道总长10.7米,仰望天空成一线,故名。出口处有一石悬空,望之欲坠,使入惊悸。旁有一树挡路。游人至此,有“险岩阻行、巨木挡口”之感。

石竹山紫云洞,贵州紫云奇洞(1)

石竹山紫云洞,贵州紫云奇洞(2)

石竹山紫云洞,贵州紫云奇洞(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