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看上去简单,但操作起来也并不容易:最麻烦的步骤还是识别电阻的移位,需要先将iPhone的主板进行分层,取下原本的eSIM芯片,将识别电阻卸下重新焊接到实体SIM卡对应的位置。最后将主板重新封装好,打上导热胶,装机测试。
还存在的问题是:目前iPhone14 系列的内部卡槽底座市面上还没有可替代的备件。华强北的做法是将13系列的老款卡槽进行改装,剪掉一些针脚,才能装进手机内部。经过改装之后的iPhone 14或者iPhone 14 Pro,能正常使用国内四大运营商的实体SIM卡,体验上与其他版本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更有一些高阶的改装方案,还能够实现双卡双待,甚至“实体 eSIM”的双卡方案。
“完美方案”背后的隐患
在华强北的“黑科技”面前,美版iPhone 不支持实体卡槽似乎并不是什么难题。但看上去似乎很完美的方案,细想之下存在很多问题。
最大的隐患就是,“原装美版iPhone 14”将不复存在。美版iPhone 14要想在国内正常使用实体卡,就必须要进行拆机、改装。从上述步骤就可以看出,这种改装可不是小修小补,而是需要进行主板拆卸、中框打孔这样的“大手术”。这种“大修”后的iPhone,手机的价值也会降低很多,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衍生问题。
中框打孔,本身就会影响iPhone 原本防尘防水效果。根据一些华强北商家的反馈,目前的中框打孔方案还需要改进,尤其是iPhone 14 Pro这类采用了不锈钢中框的机器,打孔精度还是不能跟原厂相比。有的开孔边缘还存在一些毛刺、不平整的问题,这显然会对iPhone的防水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还需要注意,由于该方案需要对主板上的电阻进行改装。经过改装之后的iPhone,在网络稳定性上跟原厂产品或许也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改装工艺的拆别,改装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虚焊、连接不稳定的情况,在长期使用之后,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显现。
美版iPhone 还存在一个卡贴机的问题。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美版iPhone,有相当大比例都是和运营商合作的有锁版本。这些有锁机器要在国内正常使用,除了要进行改装之外,也需要安装额外的卡贴。
众所周知,卡贴机在信号稳定性、5G支持、系统升级等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使用起来也非常不便。改装后可能存在的网络问题,加上卡贴本身的限制,美版iPhone 14改装后的使用体验,尤其是通信、网络体验恐怕要打一个大问号。
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规避,对于商家来说,有锁机器在价格上更有优势。这些有锁机型一般都是与运营商做了资费套餐绑定的合约机。尽管存在诸多限制,但后续大概率还是会不少的有锁版本机型通过灰色渠道进入国内市场。
而核心的问题是,改装美版iPhone并没有多少价格优势。以美版iPhone 14为例,其官方售价为799美元起,折合成人民币来到了5700元左右。即便是渠道价格可能比原价更低,但不要忘了改装成本。折算下来,美版iPhone平均成本怎么也在5000多元起。
但当前国行版本的iPhone 14,算上各种补贴优惠,本身就能够做到5500元甚至更低的起步价。也就是说,国行版本的售价可能跟改装之后的美版iPhone相差无几。这样一来,用户们有什么必要还去选购不靠谱的美版呢?
水货正在走向衰落
事实上,以美版iPhone 为代表的“水货市场”这些年也正在走向衰落。
2010年前后是国内水货市场的黄金时期,当时华强北市场每天都会大量出货美版、日版、韩版、欧版、港版手机,尤其是每到了新款iPhone发售期,华强北市场的档口更是人声鼎沸,各种背包客、批发商、普通消费者来来往往,成为了当时手机市场火热的真实写照。
但近些年,手机市场迎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最开始国内和欧美等市场总是有一个新iPhone发售上的时间差,当时苹果也更加重视本土和欧洲市场,往往也会优先供给新品给这些海外市场。这个新品供应上的时间差,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货市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