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之前图片,圆明园毁坏后的样子图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0:21:54

图12

正是有了这种设计与建造理念,也才有了长春园中的西洋楼景观,有“方外观、大水法、观水法”等十几个不同功能与风格的建筑与景观构成。建筑引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而景观则引入“勒诺特”风格,并在西式建筑与景观风格化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许多的中国元素,颇有新意。

长春园的“西洋楼”,虽然在整个圆明园的建筑与景观体系中占比极小,但单独拿出来看,却是一个规模宏大的西洋建筑景观群,真正开创了西洋建筑与景观进入中国的先河。

圆明园被毁之前图片,圆明园毁坏后的样子图片(13)

一位曾亲眼目睹过这片“西洋楼”景的西方传教士,曾观为观止: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宫。

园林被毁,一百万件历史文化珍宝被抢掳一空

而就在这座建筑史上的奇迹,刚把自己的完整风貌呈在人们面前不久,却很快迎来的巨大的浩劫,这场浩劫不仅把这座“万园之园”变成了断壁残垣,而且也成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与痛苦。

1856年10月,即咸丰六年,英法两国为了更好地打开并巩固中国市场,同时也为了扩大远东地区的政治与军事影响力,对当时的清政府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被毁之前图片,圆明园毁坏后的样子图片(14)

图1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完全不同的是:

第一次的主要目的是基于打开中国的贸易关口,改变中国与欧洲的传统贸易格局,推动欧洲工业品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所以当时的英法联军主要的进攻方向与路径,都是以广州等南方贸易口岸为主。

第二次英法联军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打通口岸的问题,而是直接要清政府屈服,从而迫使清政府更全面地放开关贸管控,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同时将殖民扩展向东方继续推进到中国境内,令欧洲列强建立在中国境内的政治与军事存在。

正是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略目的与第一次完全不同,英法联军从海上绕至天津,军队直逼清政府的政治中心北京。

而孤悬在北京城外的圆明园,则成为英法联军轻松猎取的重点目标,加上没城墙,也没有军队驻防,让英法联军进园如入无人之境。

圆明园被毁之前图片,圆明园毁坏后的样子图片(15)

图15

从1860年10月7日,到1860年10月18日,前后共12天的时间内,英法联军几进几出,圆明园成了任凭侵略者肆意掠夺的无主之地。

首次进园之后,看到满园的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的历史文物,英法联军竟然还召开的分赃会议,制定了抢劫后的分配方案。

当时的法国政府,更是恬不知耻地向军队下达了通知,要求将抢劫的珍奇物品,要分成两份,一份呈交给拿破仑皇帝,一份交给法国博物院。

在英法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于入园的第二日,便安排士兵开始对圆明园各种宝物的全面洗劫。

首次抢劫为期两天,从1860年10月8日起到10月9日撤出为止,园内绝大部分珍宝与文物被英法联军成车地装走。

圆明园被毁之前图片,圆明园毁坏后的样子图片(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