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发球者来说,最爱发的一定是对手比较憋住的那一侧,即右区发三号区(如果对手是左手就是左区三号)。这个位置在青少年时期确实很管用,大家都是一米四几的时候,直线后退打头顶球超级困难,而且青少年球员身体力量尚不成熟,即便拿到点也很难做出威胁性回球。
那个时候我们接发球的站位会非常靠近左侧,几乎贴着自己所在半区的左边那条线,不这样真的很容易被偷死。
须知低级别比赛中的判罚可没有国际比赛那么严格,受到经费、人手等因素的限制,三人制执法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主裁判兼顾副裁的工作,可判可不判的发球经常不判,这也很正常。因为一天比赛下来十一二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对于四人一个场地(一人轮休)的裁判组来说,强度非常大,很难要求他们面面俱到。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能发出几乎平网的后场球,能做到这个的也远不止我一个人,那个时候不仅双打里面经常这样发,单打也发,形成了发球威力特别大的一个特殊时期。
当然这样的局面很快就不存在了,因为平射球无论是否过腰或过手,都会被界定为攻击性发球。判定标准由裁判员主观掌握,确实是现代羽毛球比赛的一大革新,不过看到发网前压力的与日俱增,也真的很难说清楚这一革新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
现在接触到很多专业性的技术教学不是难事,但心理体验是一个很重要又不容易被重视的环节,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都没有办法回去重来一次的,所以大家应该重视这个体验的问题,它能让我们在打球的时候多知道一些为什么,自然也就少一些迷茫了。
不指望裁判,无论对手是否犯规,都靠自己的能力摆平,这样的态度才比较有助于我们提高水平。
那如果真的遇到平射发球,你如何应对?答案是蹲式接发。
成年人的身高在青少年之上,常规的准备动作重心是比较高的,要蹲到头和网平行才能用正手接到这种球。
我相信有很多人是用反手解决这个难点的,但在侧身准备的情况下,用反手接实在太憋了,还是蹲的办法比较实用。
犯规的发球都不怕,合法的就更好接啦,其实大部分说接发后场*不下去的人都属于站得太高。现在稍微有点水平的人都能发出过顶之后迅速下落的效果,所以蹲也是在这种来球情况下拿到上手发力击球点的要领。
三号区接发球切忌*对方反手边线。
首先这个区域是发球方后者最靠近的位置,虽然是反手,但他并不是很难接,其次由于你是后仰接球,因此*完失去重心向后倒的情况很普遍的,那就一定是左侧同伴去接正手网前,这个距离太远了。而对手接*回放直线的过网距离又很近,所以大多数人都不能延续进攻。
左侧同伴上去之后一般就是挑起来进入防守,或者不甘心,搞软推中腰等各种“花式坑”手段,使局面进一步恶化。
既然第二拍就要挑了,那第一拍何必还要*得这么辛苦呢,不如直接打高球,起码不造成换位的痛苦啊,所以*这条边线就会形成这种进退两难的战术矛盾。
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可能认为,憋着*到反手边线很有成就感,话倒是没错,但我们打球不应该以成就感大小作为选择标准。实际上*另一侧的边线也是很精彩的,同时还方便左侧同伴向前落位。
*正手区能够充分利用转身的作用,这个动作优势是*反手这边没法比的,所以*正手反而更有力。
而且发球者处于后退回位的过程中,此时接*出问题的机会很大,大力*他残废区(右边肩膀上下)得分率很高。即便不直接得分,左侧同伴上网之后,会形成左区同侧进攻的队形,这是从弱侧向强侧发展的优势进攻局面,接发球方是大优的。
实在*不下去也不要勉强,打高球进入防守就好,千万别吊球。
无论你吊哪边,下面一拍都需要左侧同伴,同时面对两个网前和反手底线的三处空档,这是典型的大内应出球。此外高球也应该出对方正手区,给自己留出充足的回位时间,同时又形成左侧防守,如果对手进攻选点有误,我们就有很多机会利用对方反手底线的空档打反击。
今天先讲到这里,休息两秒,下次继续。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