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大侦探中那些戳中人心的细节,明星大侦探最全关系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2:08:35

"木匠式育儿":按照父母心中的标准图纸打造孩子

最近有很多知名人士都推荐了一本书《园丁与木匠》,这是由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级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所著。在这本书中,高普尼克做了一个特别恰当的比喻,将父母想要"定制完美孩子"的做法称为"木匠式育儿"。

木匠在做一件物品时,会有标注详细的图纸,每一步严格依据图纸去做,就一定能够打造出完美的工艺品。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也采用的是木匠的思路,总会事先在自己心中构建出一个标准来,再依据图纸一步一步把孩子打造成想要的模样。

明星大侦探中那些戳中人心的细节,明星大侦探最全关系图(5)

孩子的人生,又怎可按照父母心中的图纸去打造?我们有多少父母在做类似的事情:

从来不问孩子的想法,又或者觉得孩子的想法太天真,不值得这么做。可是,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其实是在绑架他们的人生。

"木匠式育儿"让孩子一生充满阴影

高普尼克认为"木匠式育儿"非常糟糕,如果按照标准图纸去养育孩子,不仅不能定制出完美的孩子,还会让父母充满焦虑,让孩子因父母的期望而压抑不已。

台湾有一个亲子题材的短片《妈妈的遥控器》。主人翁小伟的妈妈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小伟身上,总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造小伟。

妈妈手中有一个神奇的遥控器,每当小伟做的事让妈妈不满意了,妈妈就会操纵手中的遥控器,让小伟重新来过,直到达到妈妈想要的样子。

小伟撒谎,妈妈就让时光倒流,直到小伟诚实对待;小伟早恋,妈妈担心影响学习,妈妈就让小伟从没有遇过那个女孩……

被妈妈操控的小伟困在了时间里,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义,他决定自*来结束这一切,没想到妈妈又让时间回到他自*前一刻。反复自*都没有成功,小伟最后崩溃了,"妈妈,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

明星大侦探中那些戳中人心的细节,明星大侦探最全关系图(6)

同样披着科幻外衣,同样看过之后让人感到头皮发麻。我们以为是在"为了孩子好",其实孩子早就想要逃离。把孩子逼上绝路的,不是这个神奇的遥控器,而是父母自己。

在亲子关系里,孩子天然处在弱势地位,父母占领着绝对的高地,父母的一举一动、一屏一息都能影响到孩子。倘若父母强迫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必然会释放出强大的压力,让孩子感到窒息,为孩子的悲剧埋下伏笔。

电影《小丑》里,小丑亚瑟有一个特殊的疾病,常常无法自控地大笑不止。世人都嫌恶小丑笑得不合时宜,哪怕他拿出证明,也换不来别人的谅解,小丑在无限的压抑中最后癫狂成魔。

而小丑悲剧的起因,离不开小时候妈妈的影响。小丑妈妈对小丑的身份抱有不现实的幻想,不断地给小丑施加各种压力,又一直强迫他要开心要快乐,最终导致他形成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明星大侦探中那些戳中人心的细节,明星大侦探最全关系图(7)

父母可以为孩子点亮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一生充满阴影,而这之中的差别就在我们平常的家庭教育之中,别等到出了问题才追悔莫及。

成为"园丁式父母"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或许有人会质疑,父母想把孩子往完美的方向打造,也是为了孩子以后人生之路更顺畅,又有什么错呢?

事实上,"定制完美孩子"和"用心教育孩子"是两码事,父母的心态完全不同。一种家长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愿望,一种是为了孩子本身。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不应该被混淆。

工艺品再精美,终究也只是一件物品。孩子永远不该被当成一个没有灵魂的工艺品。

在《园丁与木匠》中,高普尼克认为我们应该成为"园丁"一样的父母,这才是"用心教育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园丁需要做的是给植物浇水、施肥、灭虫、除草,精心照料与保护;当植物要长歪了的时候,去及时扶正并修整打理,让它们笔直生长。但植物又有自己的生命规律,园丁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代替其生长。

明星大侦探中那些戳中人心的细节,明星大侦探最全关系图(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