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不讨巧巧,怎么巧妙的说好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7:00:36

孩子本是最天真的存在,但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孩子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会发生变化。有些孩子小小年纪,竟开始变得虚伪,、表里不一,言行相差较大。在家长发现孩子的这一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走出谜团。

什么叫不讨巧巧,怎么巧妙的说好巧(1)

消失的水晶杯

西西的爸爸妈妈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家庭不算富裕,但生活也还过得去。可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女儿西西变得爱慕虚荣,总是爱攀比。

才上初中的西西,最近总是动不动地问妈妈要钱买衣服、玩具,说班里的同学都有,自己没有会被别人嘲笑的。有时候即使妈妈坚定了立场不给女儿钱,爸爸也总会成为一个“叛徒”,满足女儿的心愿。就在这种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女儿突然间真的变了。

有一次,班级举行亲子活动,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和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于是,班主任选了一个固定的郊游地点,让同学们带上自己的零食玩具,去那边玩耍,以组的形式出席。

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西西家自己带了一块野餐布铺在地面上。后来其他同学也带了野餐布,大家开始一起吃饭,这时就有个同学对西西说:“你不是说要给我带个小礼物吗?”

西西听完就说:“我本来是要给你带的,咱们可是最好的朋友。可是我爸爸刚好出国了,把我要送你的那个水晶杯子拿走了。对不起,你原谅我吧。”同学一听就对西西说:“怪不得,没事,只要你心里想着我就行。”

妈妈听到这话直接愣住了,心想她们家里什么时候有水晶杯子了,况且爸爸哪里出过国,今天明明是去上班了。而且女儿跟同学说话的时候,说的就像真的一样,满脸的真诚。

回到家之后,妈妈问了西西这件事,西西就说:“不要你管,我这样说又没给她东西,她还觉得我好,我干嘛不说?”妈妈听完之后都愣住了,想不到自己的女儿年纪这么小,竟然就这么虚伪。

什么叫不讨巧巧,怎么巧妙的说好巧(2)

孩子言行虚伪有什么表现?

成年人的世界,因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所以言行虚伪的人常有。但是孩子的言行虚伪,却是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虽不及成年人虚伪程度之深,但也不容忽略,大概会有以下四种表现。

1、“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

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天真活泼的,是真话的代言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成不变的。虚伪的孩子在语言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他们明白怎样能讨他人的欢心,他人想听到自己什么样的话语,看似孩子是活泼,其实只是在找人生的捷径,也是虚伪的表现之一。

2、总是吹牛

成年人经常会出牛,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怕被他人嘲笑。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接触了不同的人之后,也开始变得爱吹牛,明明自己没有,可是非要吹自己家有这么大的实力。

明明自己的玩具就是从超市淘到,非得说是父母从国外买的,从小就爱吹牛的孩子,如果不加以改正,长大之后很难脚踏实地。

3、表里不一

表里不一这个词语,让人想到的就是用在成年人的身上。可是现在的孩子确实成长得太过快了,深受家庭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开始变得表里不一。

明明内心是这么想的,但是表面却是另外一种做法,可能考虑诸多因素所造成的,但同样也是一种虚伪的表现,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4、家里和在外表现不同

孩子在家里就跟个小霸王似的,说什么都不听,出门在外开始乖乖巧巧,特别有礼貌,人人夸赞。

其实只有父母才知道孩子真实的样子,这和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在父母面前不需要伪装,但是在其他人面前,孩子却学会了伪装自己。

什么叫不讨巧巧,怎么巧妙的说好巧(3)

孩子过于“虚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孩子小小年纪竟然开始变得虚伪?每个表现的背后都有自身的原因,只有明白原因之后,父母才可以帮助孩子走出谜团。

1、觉得甜言蜜语能让自己获得大利益

“姐姐,你长的好漂亮,好年轻啊,感觉跟我妈妈就不是一个年纪的。”这种动动嘴皮子的甜言蜜语,会让孩子在无形中获得很多的好处,也会收到来自他人的礼物馈赠和赞赏。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孩子觉得即使违背内心又能怎样,别人开心,自己也可以获得利益,两全其美。

其实这种表现并不好,孩子将来长大之后,没有家长加以引导,尤其是进入社会之后,会认为真的只要动动嘴皮子,就会获得利益,从而会缺少一份干劲。

2、太好面子

成年人的世界,因为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开始变得要面子,如果自己是个穷鬼,连谈恋爱都没有人愿意。认清自己是好事,但是过度夸大自己就是个大问题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面开始变广,尤其是哪家孩子的玩具是从国外买的,哪家孩子的玩具是十元超市淘的,这种反差一对比会让孩子内心不舒坦。长此以往,也开始夸大自身,养成吹牛的坏习惯。

3、被人夸到虚荣心作祟

每次出门只要懂礼貌、讲文明,都会被其他的邻居伙伴夸赞。经常被夸赞之后,孩子的虚荣心开始作祟,所以开始伪装自己原来真实的面貌,所以形成表里不一的情况。

4、自卑

内心过于自卑,但是又想融入他人的生活,明知自己家庭和他人相差悬殊,所以在外只能过度的去讨好他人;其实内心并不喜欢这一波人,但是还是要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做这件事情,只会让幼小的孩子内心活得很累。

孩子太虚伪,家长该怎么引导?

当孩子出现言行虚伪的表现时,家长要发挥自身的主动作用,积极地去引导孩子,做孩子人生的指路灯。

1、自己做到言行合一

父母是影响孩子日常行为表现的重要人物,所以父母约束好自身的行为,自己做到言行合一,平时无论是在家里面和在家外面的表现做到一样,这样在父母的影响之下,孩子也会开始发生变化。

并且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有这样,自己的内心才会活得很轻松快乐,才能真正过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不被世俗所羁绊。

2、不给孩子灌输虚伪的价值观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三观会经常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而变得扭曲。所以在家庭方面,父母一定不要给孩子灌输一些虚伪的价值观,教会在孩子年龄不应该有虚伪表现,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更不利于孩子进入社会之后面对的种种情况。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的童年有属于孩子的气息,而不是贯穿整个成年人虚伪的内心

3、不要盲目夸奖孩子和贬低孩子

都说乖巧的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盲目的夸奖,会让孩子分辨不了是非,树立错误的价值观。明明是不对的事情,父母夸赞孩子做的好,孩子就会一直做下去,直至孩子人生中栽个大跟头,才焕然大悟,原来这个做法是错误的。

什么叫不讨巧巧,怎么巧妙的说好巧(4)

所以在孩子栽大跟头之前,父母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不要盲目夸奖孩子和贬低孩子,让孩子能够明辨是非、分清事实。

不知您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变化?及时干预,加以引导,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方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