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软翻分解动作视频,前软翻分解动作教学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7:44:18

前软翻分解动作视频,前软翻分解动作教学(1)

演出现场。(通讯员供图)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孙晓静 实习生/吴洁 通讯员/凌一轩

总角之年,稚嫩之际,有这样一群来自株洲市二中附小的小小湘妹子,在别人任性玩闹的年纪,她们登上了全国大舞台,在别人百无聊赖的时间里,她们将舞蹈室作为“第二个家”。

8月7日,市二中附小舞蹈队编排的作品《小马奔腾》成功登上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总展示舞台,为株洲喜添一份青春荣耀。

多角分配,不落下任何一个好苗子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给报名的孩子们做基本功训练,再根据她们的表现从中选拔出合适的队员参赛。”该校舞蹈社负责人、编舞老师周可可介绍,今年是学生们第二次参赛。

选拔初期,周可可一眼便相中了一个好苗子,“当时让大家挑战一个技巧难度动作——双飞燕,意外发现刘婧琪的爆发力很强,完成度很高,所以对她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很快,老师集结了校内3年级至5年级共35名队员参赛。但由于队员年龄不等,身高差异大,在编排上也出现了不少难题。

“有两个小姑娘基本功扎实,但由于年龄小、个子矮,以往总被埋没在后排。”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出彩,周可可为她们精心编排了倒踢紫金冠、肩倒立、前软翻等动作。同时,她还选择采用多角分配的形式让孩子们各施所长。

每一次排练都当成正式演出

两个月的高难度训练下来,一次又一次的滑跪、倒立,孩子们细嫩的皮肤、膝盖或多或少都有擦伤、淤青,但年幼瘦小的她们却从未想过放弃,咬咬牙从头再来成为她们训练的常态。

今年4月,她们精心准备的参展节目《小马奔腾》参加线上展示,反响热烈。很快,校长彭小英收到了参加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总展示线下演出的邀请函,成为湖南省为数不多的代表队之一。

出发前5天,由于队员中有成员因故不能参加,孩子们不得不重新调整队形。“对孩子们来说,短时间内他们需要重新熟悉走位、动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周可可说。

然而,让老师感到惊喜的是,短短一周时间,这群小家伙通过反复练习适应了所有调整变化。从情绪到技巧,她们将每一次排练都当成演出来对待,随时准备以最佳状态表现。

临行前一晚,孩子们还在自觉训练。当所有队员都没有出现失误后,小成员田清媛说,终于能安心睡个好觉了。

株洲“小骏马”浙江奔腾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出省演出,大家心情都很激动。”8月4日,带队老师黄君与孩子们一同前往浙江省话剧院。令黄君感叹的是,这群9至11岁的孩子在外独立自主的能力很强。

演出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队及业内专家评委齐聚一堂。尽管此前小队员们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但当亲眼见证如此盛大的场面时,有些队员还是忍不住紧张起来。

当真正站上舞台时,聚光灯下,她们将舞台当成广袤无际的大草原,一双双小手以划破天际的气势喧嚣尘上,轻快的脚步踢踏着奔腾的愉悦。

看着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小骏马”们,评委纷纷送上赞许的肯定。

赛后,这群可爱的孩子在浙江省话剧院的舞台上拍下了大合照,照片上的女孩们散发着自信的光芒,青春的光景被保留在了那一刻。

机会永远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一面墙、一面镜子、一条把杆,小小的她们从舞蹈室出发,一路走到了聚光灯下。在青春的衬托下,这群不过9至11岁的女孩们以瘦小的身躯展现着强大的力量。

她们之中,有人个头不高,却依旧凭借出色的能力站在了人群之上;有人天资不够,却有勤能补拙的精神;有人年纪尚小,却能将自己照顾周到。

机会永远不会辜负努力的人,一次次旋转、跳跃背后,换来的是舞台对她们的毫不吝啬。台前幕后,最抢眼的是她们舞动的身影。

这群怒放的小生命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各自的精彩人生,尽管年纪尚小,但幸福的教育也让她们拥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来源:株洲晚报

审核:罗小玲

编辑:张欲晓

【来源:株洲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