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自己掉泥池里被人救,梦见自己掉泥水坑里别人救了出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8:01:32

远古时,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舜帝命鲧治水,鲧无功而亡,其子禹受命继续治水。最终,禹在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一带,将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等黄河的九条支流成功疏浚,安然导入渤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由此,地处渤海之滨、“禹疏九河”下梢的无棣境内,海岸绵长,鱼虾肥美;河流纵横,田肥野沃。特别是一溜“堡”、一溜“码头”、一溜“什坊店”等与海、河有关的村名,千百年来一直默默地记载着历史印痕,诉说着忧患兴衰,验证着沧海桑田。

梦见自己掉泥池里被人救,梦见自己掉泥水坑里别人救了出来(1)

无棣古城·迎恩门

九“堡”七“柳堡”七“码头”

无棣县海岸西起大口河口,东至老沾化沟入海口,海岸线曲长102公里,定置渔区面积150万亩,属水深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浮游生物繁多,鱼虾、贝蟹资源丰富,“沿海渔堡,舟以千计。明清两朝,于大沽河口设巡检司。东有龙王庙,基高四丈,建有灯台;岸上有自然泉,近海处水咸,惟此泉甘洁,往来行舟多取给于此。海上初曙,千帆竟发,笑语连连,举纲张目,其乐何极!日暮返港,舳舻相继,鱼虾盈仓,歌声互答,其情何激!”(《无棣县志》1925年版)

渔堡,亦称“海堡”,为沿海渔民的定居点或渔期栖身地,也是海产品初步加工和转销场所。

“水沟堡,建村时间失考,明代原为大沽河堡。1959年因海潮冲刷无法居住,内迁牛角屋子,改称水沟堡。1974年,四女寺减河扩大治理,搬迁至沙沟子,名称未变。”“岔尖堡,建村时间失考,原名茶肩堡。1941年,套尔河堡并入。解放后演变为今名。”“沙头堡,1889年建村,张姓由郭桥迁居马颊河下游,以濒临沙土河,初名沙土堡,后演变为今名。1974年,因交通不变,内迁至北长滩,名称未变。”(《无棣县志》1994年版)

大口河自西向东有大沽河堡、高砣堡、季家堡、旺子堡、沙土堡、茶肩堡、傅家堡、套儿河堡、石桥堡等渔堡。这些渔堡均在高潮线内,极易遭大海潮漫灌,毫无安全保障,难做久远之计,住处多为窝棚或低矮土层,渔具修补、水产品初加工及储存外运等设施更简陋不堪。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无棣县渔业劳力1400名左右,定居渔堡者仅180户,绝大多数渔业劳力家都安在农村,一到休渔期即离堡回乡。1939年8月31日,渤海发生海啸,各海堡顷刻被大潮吞没,海堡居民死者不计其数。解放后,无棣县政府重视发展渔业生产,关心渔堡建设,到1956年,旺子堡、大口河堡、季家堡、高砣堡四个规模较小的渔堡虽无定居渔户,休渔期时有留守人员,而岔尖堡、水沟堡、沙头堡、傅家堡四个渔堡则均有渔户定居,有小型发电机供渔民照明,有深机井供渔民用水,并设有学校和卫生室。

大口河,自古有之,古称“大沽河”,亦称“老黄河口”,被誉为“海户河门”。大口河堡位于素有“山东北大门”之称的埕口镇境内,此地原是有黄河故道输出泥沙和海潮上溢携带之贝壳堆积而成,因处漳卫新河入海口,且河口很宽而称“大口河”。大口河沿岸,风光无限,并以无棣古“八景”之“北海渔歌”而闻名遐迩,正所谓:“时清大海不扬波,唱晚渔舟款款过。东国鱼盐天下利,大风谱入太平歌。”

提到埕口镇,不得不提一提清末有“山东第二大港”之称的埕口码头。

埕口自古便是一个渔村。这里不仅靠海,还是多条河流汇集入海之地,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非无棣沟莫属。无棣沟,是古黄河的一条重要入海支流,经无棣碣石山右侧由大口河海口入海,是北方鱼盐入海的重要口岸,“东南至登莱,北抵天津,横渡山海关等处,可一帆而至。旧为运粮径道,商舶辐辏,轮船往来,沿海渔铺,舟以千计。鱼盐之利,汎衍饶益,民以滋殖焉。”(《无棣县志》1925年版)

埕口由渔村型向商埠型发展始于明朝中叶,“时坦庵署大口河巡检司事”(明·聂豹·《明故坦庵杨公墓志铭》)“坦庵”,明太宰吏部尚书杨巍之父。“巡检”,官署名,始于五代后唐。宋时,于沿边、沿江、沿海置巡检司,以武官为之。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归县令管辖。由此可知,明朝中叶大口河即为无棣沿海关隘要地。至清朝,埕口商埠初具规模,南至江南宁波,东北至秦皇岛、旅大,其物资多以海运来埕口销售。海运商船,在大口河经巡检验准后,扬帆出海,北抵天津,东至烟台、大连,南达上海、宁波等地,以出口红枣、海物为主;逆河而上,或至埕口沿河码头装卸货物,运抵周村、济南等地,或直达德州,转输运河,通于京师。“埕口,在县东北境九十里,鬲津河东岸;东北六十里至大沽河海口,设海关分局,稽察商货出入,征商税抽厘捐,居海关税十之三。出口货以红枣、海物为大宗,入口货以木料、铁器、药材、南纸为大宗,粮石时出时入。”(《无棣县志》1925年版)

埕口镇拥有海岸线27公里,海陆交通便利,可停靠550吨位的大型船只,清末有“山东第二大港”之称(仅次于烟台)。埕口码头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繁华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1956年,由于四女寺碱河(即今漳卫新河)河道淤浅,船只受阻,无棣海上航线改以傅家堡为起点,埕口码头的海运业遂“寿终正寝”。傅家堡,位于山子河入海口北岸,面积0.12平方公里,为一自然村。明初,一位姓蔡的从福建省迁来,并在此建村,取村名福建堡,后演称傅家堡,曾为岔尖公社捕捞大队的住址。博家堡子码头建于1956年9月,由富国航运办事处航运组管理,建有四个木制械桥码头,可同时靠泊200-500吨货船四艘,通往大连、天津及山东沿海各港口。码头装备有8.826万千瓦发电机和电台各一部,20世纪七十年代初,逐渐为东风港所取代。1984年以后,傅家堡并入岔尖一、二村,该堡遂废弃。东风港,位于徒骇河与秦口河汇合口下游,套儿河西岸,北距海口36公里。1971年建成投产,可同时靠泊两艘500吨级货轮,年吞吐量30万吨。1989年,扩建1000吨级泊位两个,设计年吞吐能力达120万吨。如今,东风港经济园区是山东省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重点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2021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900万吨。

无棣沿海渔堡,不仅记载着历史的沧海桑田,还有记载着许多至今令人津津乐道的传说和故事。

旺子堡,是滨州境内惟一能观大海全貌的地方,是“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旺子堡素有“海上仙境”之称,这还和秦始皇求仙药欲长生不死有关呢。相传,做梦都想成为神仙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即命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的著名方士徐福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童男童女数千人,并预备了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先于距汪子岛西南方向五十余公里的千童城集中训练后,沿古鬲津河(今漳卫新河)经汪子岛入海求仙,一去不返。童男童女的亲人们思念孩子,纷纷奔至海边,望眼欲穿,盼子归来,故曰“望子岛”。后因“望子”无果,且该岛四周水洼成片,芦苇连天,后人渐渐将该岛叫起“汪子岛”来,取其“水天相连”之意。据说,被誉为“中日友好第一使者”的徐福由汪子岛东渡扶桑,把先进的秦文化、生产技术传给日本,促使日本迅速从荒蛮的绳纹文化阶段进入到文明的弥生文化阶段。近年来,许多日本友人不远万里来汪子岛寻根,并在千童镇修建了千童殿和徐福祠。

隔着连绵不断的盐田,汪子堡正南便是石桥堡,“石桥,1404年建村,因附近有一石桥,借以取名,原为一渔堡,清《海丰县志》称石桥堡。民国时期曾发展为前后两石桥村。1939年大潮淹废。1974年重建。”(《无棣县志》1994年版)其实,石桥堡因紧靠官办的永利盐场,早在北宋时期即有人居住,当时有码头、店铺、酒肆、客栈,水陆交通便利,比较繁华,渔民、盐工、盐贩会聚与此,是当时绿林好汉出没的地方。水泊梁山《打渔*家》的故事,就是根据大宋宣和年间发生在这里的一段历史事件演绎出来的,水浒英雄阮小七曾在聚义失败后化名萧恩,隐居在此捕鱼为生。

相对于沿海乡镇的埕口镇而言,现在的柳堡镇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内陆镇。不过,数百年前,柳堡镇可不是纯粹的内陆镇,它烙印着大海留下的痕迹,这从它的镇名及所辖的7个村的村名中即可管中窥豹。原来,柳堡镇就坐落在古代遗留下来的一溜渔堡废址之上。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记载:“柳堡街,1404年,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渔堡废址的中心,取名溜堡街。后演变为今名。”如今,在柳堡街周围,还有6个“柳堡”,它们分别是杜家柳堡、刘家柳堡、大王柳堡、胡家柳堡、李家柳堡和周家柳堡,它们和柳堡街一样,1404年(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的废墟之上。

提到大海留下的痕迹,碣石山脚下的一溜“七码头”村也是一个见证。明永乐年间(1404年-1415年), 韩姓、郭姓、张姓、邢姓、傅姓、吴姓先后从京师顺天府霸州文安县、山西洪洞县等地迁此立村,因南临通海河道的马颊河,经常有往来渔船、商船在此停泊,是渔盐货物集散贸易之地,遂以特征冠以姓氏取村名韩家码头、郭家码头、张家码头、邢家码头、傅家码头、小吴家码头和大吴家码头。如今,一溜七码头早已不见踪迹,只剩下7个以“码头”冠名的村庄默默伫立于老马颊河畔(今德惠新河),遥想当年帆樯云集、商舶辐辏的盛事。

“禹疏九河”之一的马颊河,在周秦时称“笃马河”。至唐朝,因河的断面较小,上游宽下游窄,形似马脸,故称“马颊河”。马颊河贯穿无棣全境,两岸村镇密布,商铺林立,自古就是漕运要道,帆樯云集,商舶辐辏,江南的丝绸、东北的木料经这里被运抵济南等内地;无棣盛产的金丝小枣、海物及食盐则直抵北京、天津等大都市。马颊河是无棣的一条母亲河,流域内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的无棣人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水文化、枣文化、盐文化,其中“西桥牧笛”“龙湾夜月”“马谷朝云”等美景被载入史册,特别是“白鹤观的由来”这一传奇故事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如今,无棣境内的马颊河,经过历次大规模的综合治理,河道通畅,水面宽广。沿河两岸,村镇密集,人丁兴旺,水源丰实,鱼游虾嬉,野沃田肥,豆麦飘香,成为滨州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梦见自己掉泥池里被人救,梦见自己掉泥水坑里别人救了出来(2)

海丰(无棣)县总图(1670年版《海丰县志》)

二“梁王”七“什坊店”五“山子”

与一溜“七码头”隔德惠新河(老马颊河)相望的是大、小“梁王”。百余年前,这两个村的村名不称“梁王”而称“晾网”,这又是为什么呢?(《无棣县志》1994年版)给了答案:“小梁王,位于德惠新河东岸。1404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马颊河东岸,因来往渔船常在村边河滩上晾网,取名小晾网,后演变成今名;大梁王,位于德惠新河东岸。1404年,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马颊河东岸,因来往渔船常在村边河滩上晾网,取名大晾网,后转写成今名。”

在无棣县碣石山脚下,除了有的一溜“七码头”外,还有一溜“七什坊店”,“蔡家什坊店,幸福河东岸,1404年 ,蔡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地处通往海堡的交通要道,以开设店铺、编织出售鱼篓虾筐,兼供客商食宿为业,以事业并冠以姓氏取村名。” (《无棣县志》1994年版)与蔡家什坊店一样,1404年,宋姓、梁姓、崔姓、顾姓、李姓分别由从河南商丘、山西洪洞、河北滦县、河北迁发等地来此扎根建村,繁衍生息。

“张家山子,1490年,张姓从东乡大流庄(今属沾化区)迁此立村,以开铺经商为业,初名张家铺子。后因村南有贝壳沙岗(俗称山岭),改称今名。” (《无棣县志》1994年版)如今,在无棣像张家山子村(隶属埕口镇)一样取村名的还有李家山子(隶属埕口镇)、邢家山子(隶属埕口镇)、傅家山子(隶属马山子镇)及马山子(隶属马山子镇)。那么,这里俗称山岭的贝壳沙岗是何物呢?原来,它就是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天然贝壳堤岛,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古贝壳堤、南美苏里南古贝壳堤并称世界三大古贝壳堤。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可以作为古海岸线迁移的标志。

贝壳沙岗,即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人俗称它“嘎拉山”,在无棣境内长40多公里,集中在汪子岛一带。近处,贝壳金光闪闪,光彩照人;远处,船帆点点,碧波荡漾。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无棣县城北60公里处,在地貌上自南向北可分为第一贝壳堤岛及潮上沼泽湿地带、第二贝壳堤岛以及潮间滩涂和潮下湿地带。2013年年初,无棣县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在保护区汪子岛——马颊河一线发现一座新形成的贝壳堤岛,长约600米、均宽50米、均高0.5米,贝壳砂含量达到100%,宛如一弯新月横亘于海滩之上,极其壮观。新贝壳堤岛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保护区成立后,区内挖砂、盗砂行为完全杜绝;另一方面是无棣县连续多年实施的贝类增养殖行动,使得贝壳堤岛的物源——贝类资源实现了稳定恢复。

无棣贝壳堤不仅纯度最高、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且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现有总地质储量约3.6亿吨,而且受潮汐作用的影响,每年还以10万吨的速度递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1995年,无棣在汲取民间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集各地名窑之大成,聚制瓷技艺之精华,实现了“化贝为瓷”的第一次飞跃,“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海洋贝瓷赫然问世。2009年,在海洋贝瓷浓厚文化神韵的激励下,汲取现代科技、融合现代理念,采用海洋七彩,集名家绘画、珍稀海瓷和美术工艺于一体,实现了“化海瓷为艺术”的第二次飞跃。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国海瓷艺术”。中国海瓷艺术从创立以来,以其胎质纯净,釉面滋润,光泽柔和,有如脂似玉之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海瓷艺术品曾初被作为国礼赠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还被赠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无棣海瓷艺术品荣膺国礼后,于2011年入选“到山东不可不买的100种商品”,2021年获山东优质品牌、山东知名品牌。2022年成功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

梦见自己掉泥池里被人救,梦见自己掉泥水坑里别人救了出来(3)

无棣县地图(2010年版《无棣县志》)

九“瞿阝”五“店”三“灶户”

无棣县濒临渤海,海水取之不尽,地下卤水资源丰富,滩涂广阔,气候适宜,海陆交通方便,为发展盐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无棣县境产盐,历史悠久。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即今渤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姜太公封齐后,大力发展盐业生产,“太公以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汉书·地理志》)。至宋金元时期,无棣盐业发展出现了全面拓展的势头,《元史·食货志》记载,山东盐司“所隶之场,凡一十有九”。在这十九个盐场中,永利盐场的始建年代较早,北宋时业已设场,元朝时的场署设置在棣州无棣县钟镇里(今沾化区新集镇),盐区分布在秦口河两岸。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清雍正年间,永利盐场废煎兴晒,拥有灶户盐田8处,盐滩131副,滩灶地3494.45亩,有灶丁707人。

无棣“兴渔盐之利”,可从冠以“瞿阝”“店”“灶户”等字样的无棣村名中得到证实。

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傅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无棣县,在今柳堡镇镇政府驻地东南11公里处立村,因此处地形似晒盐用的圈池,故冠以姓氏取村名傅圈,后演变为傅瞿阝。明永乐二年(1404年),段、张、王、苏4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定居,因村址扩大,分为4村,分别以段、张、王、苏4姓各冠以“傅瞿阝”二字取村名,于是就有了傅瞿阝段家、傅瞿阝张家、傅瞿阝王家和傅瞿阝苏家4个村。同样,因建村时附近地形似晒盐用的圈池,故又有了分别建于明初、明末时期的邢家瞿阝、孙家瞿阝、南瞿阝、北瞿阝、小孙瞿阝等村庄。

据《无棣县志》(2010年版)记载,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永乐二年(1404年),郭姓、于姓、赵姓、马姓、牛姓先后由山西洪洞县历尽艰辛迁至无棣县,并在今水湾镇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仝家河北岸立村,因临近盐道,开店为业,故分别取村名为郭辛店、于辛店、赵辛店、马辛店和牛辛店。

在无棣县,至今还有3个村的村名是冠以“灶户”(皂户)二字的,它们分别是信阳镇的灶户杨、水湾镇的灶户王和佘家镇的皂户张,“灶户杨,与乡镇驻地距离西北5公里、德惠新河东侧,1404年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杨姓是皂户,取村名为皂户杨,后转写为灶户杨;灶户王,与乡镇驻地距离西北5公里、朱龙河北侧,1404年王姓从京师永平府迁安县榛子镇迁此立村。因王姓是灶粮户,以姓氏冠以事业取村名;皂户张,与乡镇驻地距离东南1.5公里,1404年张姓从京师顺天府周口店迁此立村,因该姓是皂粮户,以姓氏冠以‘皂户’二字取村名。”(《无棣县志》(1994年版、2010年版))

“灶户”(或讹为“皂户”)一词为无棣地理方言,古称盐民。“灶户”一词始见于五代时期,指中国旧时设灶煎盐的盐户。

盐乃“国之大宝”。盐的生产和运输都是由国家掌控的,盐税是古代各个时期统治阶级主要财政收入之一。民国时期,政府对盐的产制运销亦加重税。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为筹措军费,于1942年1月1日起停征盐税,实行食盐专卖,后因成效不佳,于1945年又改专卖为征税。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一时期,盐税仍是产盐区主要财政收入之一。据《无棣县志》载,盐税自1960年以来即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0%以上,成为无棣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灶丁熬盐艰辛,生活悲惨。“盐丁苦,盐丁苦,终日熬波煎淋卤。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饥衣难补。每日凌晨只晒灰,赤脚蓬头翻弄土。催征不让险天阻,公差迫捉如狼虎。苦见官,活地府,血比连,打不数。年年三月出通关,灶丁个个甚捶楚。”(《季寅·盐丁苦》)明末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在其诗作《绝句》中道出盐民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早春水寒刺骨,盐民挽着裤腿,赤着脚,在泥池中修滩;到出盐时,拖着大耙,抬着300斤重的大筐起盐。干几年滩工,往往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残疾。活计重,收入低,一个青壮劳力一年仅得2500公斤红高粱。盐民住着“当年倒”的滩屋子,矮小、潮湿,难遮风雨。

进入21世纪,无棣盐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盐场职工住进了楼房,开上自己的小汽车。同时,无棣盐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作为全国四大海盐生产基地之一的无棣县,按照打造“中国海盐基地”、构筑“大盐业”的整体思路,坚持开发、招商、生产同步推进,盐业生产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县拥有埕口盐化集团、鲁北盐场、无棣盐场、车网城盐场为龙头的10余家盐业及盐化工企业,全县盐田面积达到530万公亩,宜盐面积达80万亩,原盐年产量已达到400万吨,成为全国大型优质盐生产基地和重点出口盐基地。另外,无棣县还加大对盐文化研发力度,制盐工艺和历史、民俗等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无棣盐雕应运而生,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又一品牌。2012年12月27日,在“2012山东省外事礼品展”上,无棣盐雕作品——孔子圣像获优秀奖,成为山东省外事礼品。无棣盐雕,以高纯度精制盐为原料,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现已研发出历史人物系列、佛像系列、动植物系列,产品色泽鲜亮,润白如玉,沉稳大气,气质特殊,题材吉祥,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是弘扬我国历史文化和盐文化的高档艺术陈列品。

四“堤”十三“仓”四“官庄”

堤头姚村,位于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3.3公里处,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记载:“1404年,姚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于古防洪堤之终端,故名。”

据民间传说,堤头姚村名的由来还与智降始皇的故事有关。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秦始皇嬴政,在建立起空前统一、空前强大的秦王朝伊始,为了防止外族入侵,也为了向世人宣示他的权威与意志,举全国之财力、物力、人力“南修金堤挡黄水,北修长城拦大兵”。那时候,黄河年年决堤成灾。秦始皇下旨要在黄河涨水前,修一条黄河大堤,取名“金堤”。然而,在哪儿修呢?秦始皇骑上马,叫监工大臣跟着,马跑到哪里就修到哪里。他沿着黄河跑了二百多里,马蹄印就成了修金堤的线路。

关于秦始皇修堤的传说,《无棣县志》(1994年版)亦有记载,还有一个历史典故,那就是《智降始皇》。相传,秦始皇修堤那年,正值无棣遭遇百年不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县城一带,赤地千里,哀鸿遍野,饿殍载道,民不聊生。当大堤由德州修至无棣境内后,民夫们已经筋疲力尽。在秦始皇的淫威下,民夫们忍着饥饿修了六七里长堤后,实在是干不动了,纷纷连饿带累昏倒在大堤两旁,任凭官吏皮鞭的抽打就是不爬起来修堤。秦始皇无可奈何地传下口谕:“若有人可管全体民夫一餐,大堤修到此为止。”一老翁闻讯而至,跪禀始皇:“小人家中粮米尚能让众民夫饱餐一顿。”始皇允诺,老翁立即引众民夫到其家,广开柴门迎众。其实,老翁家徒四壁,身无长物,怎么能管得起数百民夫一顿饱餐呢?不过,刚刚经过兵荒马乱侥幸活下来的民夫们早就对秦始皇劳民伤财修河堤怨声载道了,老翁舍饭的真正意图他们心领神会。于是,众民夫佝偻着身子鱼贯从老翁家前门进,腆着肚子由后门出,并打着饱嗝,故意装出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让秦始皇看。既然是金口玉言,那么就驷马难追。贵为始皇的秦嬴政经过深思熟虑,为了自己的尊严,他不得不下旨:“筑堤至此为止!”故此,得“堤头”一名,意谓“大堤之尽头”。

智降始皇仅仅是一个传说。然而,在无棣历史上,防洪大堤确实有,即“北宋黄河金堤”。

“古防洪堤位于县城北0.5公里,东起无棣堤头姚村,迤逦西南行,经堤南赵、桃花岭、堤南宋、堤口崔入庆云县境,经乐陵市抵德州等地。”(《无棣县志》1994年版)“古防洪堤”为何堤?明嘉靖《山东通志》称此堤为“古防黄河堤”。据《海丰乡土志》(1910年版)记载:“(古防洪堤)自德州北抵乐陵,东至海丰(今无棣)城西三里,绕城而北,而东北七里而止。”又据《庆云旧志》记载:“(古防洪堤)一曰:神禹古堤;二曰:齐长城;三日:汉之金堤;四曰:宋陈尧佐所筑。旧有北修长城挡匈奴,南修长城防洪水之说。”

古防洪堤,即“长城岭”“北宋黄河金堤”。宋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夺占马颊河、覆釜河,从县境南部东流入海,形成黄河东流,当地居民筑成遥堤防其慢流,史称“金堤”。“迢迢古河堤,隐隐若城势。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元·萨都剌《登古河堤》)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南流入淮后,仍不断东溃,或入马颊河,或入徒骇河,金堤继续是阻挡马颊河南决之水或徒骇河北溃之水的重要堤坝,直至明万历初,治黄水利专家潘季驯治黄尽断旁出诸水道为止。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北归后,金堤重新发挥作用。清末民国间,历次黄河、运河洪灾,均被遏制在金堤以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河得到有效治理,金堤始彻底废弃,除个别堤段外,均已平毁。

如今,在无棣县境内,北宋黄河金堤早已荡然无存,成为一片良田沃土,留下的只有因堤而建于明代的堤头姚、堤南赵、桃花岭、堤口崔和堤南宋等5个村庄见证北宋黄河金堤的兴衰。

堤头姚村东北是佘家镇(原佘家巷乡),佘家镇原不是农业大镇而是半农半渔镇。佘家巷原称“佘家港”,位于京津和山东半岛的交汇点。早在千年以前的秦汉时期,佘家港因海陆交通便利,地理和战略位置显得格外重要,现存的秦台、光武城等秦汉时期的遗址即为佐证。直到清初,还常有渔船停靠。民国二十年后,港口因黄河多次溃决泛滥,河道清淤,港口湮废,地名中的“港”字便改作“巷”字。1976年疏浚河道时,还在四五米深的地下挖出了汉代砖砌码头。

佘家港是古钩盘河入海口处的重要港口,萧米河支流也在此入海。传说,韩信在信阳城屯兵时,萧何曾派兵押运粮草西进信阳城,军队吃到“萧米”,萧米河因此而得名,当地人也称其为“小米河”。至今,萧米河北岸仍有一溜“仓”、一溜“官庄”等村庄一字排开。

《无棣县志》(1994年版)记载,明永乐、嘉靖、万历年间(1404年-1619年),张姓、卢姓、崔姓、王姓、马姓、杜姓、刘姓、杨姓、阚姓、郭姓先后从河北献县、山西洪洞县、山东广饶等地迁此,立村古运粮河旁粮仓附近,以古迹冠以姓氏取村名。于是,就有了张家仓、前张家仓、后张家仓、罗家仓、卢家仓、崔家仓、王家仓、马家仓、杜家仓、刘家仓、杨家仓、阚家仓和郭家仓共十三个村。如今,一溜“十三仓”变成了一溜“九仓”,那“四仓”呢?《无棣县志》(1994年版)亦有记载:“1404年,张姓从京师河间府献县迁此立村,因附近系古代运粮河旁粮仓,以古迹为衬名,称张家仓。明万历年间前张家仓立村后,该村对称改村名后张家仓;清初,罗姓在前张家仓之东建罗家仓,后并入前张家仓村;清光绪年间,崔家仓崔姓绝后,王姓继承崔姓基业,改崔家仓为王家仓;杨家仓,因村民立窑烧罐子,改以事业取村名扬家窑。”一溜“四官庄”是指李、通、郭、王四官庄。

佘家镇为什么会有一溜“仓”、一溜“官庄”等村庄呢?原来,它们是古代官府储存粮草的文化遗存。

自北宋起,佘家港始有驻军,除保障水上运输畅通之外,还兼有防御契丹入侵和“匪盗”袭扰的重任。据《宋史·李继宣传》载:“淳化五年(994年),契丹泛海劫千乘县(今广饶、博兴一带)。”佘家港紧扼九条河流末梢,就成为正面防范来自海上袭扰的堡垒。为此,佘家港一带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政府军需物资的集散重地,驻地就在人口及姓氏较多的佘家巷村,但村内没有佘姓居民。据传,北宋杨六郎(杨延昭)镇守三关时,佘太君也曾押运粮草在这里停泊,为纪念此事,便把此地叫作“佘家港”。

2011年,佘家巷乡更名为佘家镇,河道清淤,新建港口,宣告了这个千年古港口的复活。

作者:张海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