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27日,由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南联盟。
黑山民族很强大吗?并非如此,他们古代仅有1万人口,没什么了不起。
那么,为什么土耳其人不吞并黑山呢?
他们认为黑山没有经济、军事或者政治意义。黑山面积只有1万多平方公里,只有靠海的极少数地区有一点平原,其余都是陡峭的山地。
黑山的西南部是欧洲有名的喀斯特地形,大部分地区都是石头,寸草不生。其中一些岩石山从远处看,似乎是黑色的,“黑山”才有此得名。
即便相对平缓的 中部,也有海拔高达2500多米的山峰。

在古人看来,黑山甚至几乎没有耕地,也不能出产任何贵重物资,少数山民以放牧为生,根本就不值得占领。
即便在南斯拉夫时代,黑山也是最落后的地区。这里仅有旅游业和和制铝工业(现代发现了一些铝框),经济非常落后,到今天人口只有60多万。
况且,黑山的山民并不好对付,他们以家族为单位骁勇善战。
古代南斯拉夫最有名的一些山贼,就是黑山人。即便是今天,黑山地区很多山民家里也放着枪支,男人大多会放枪,相当彪悍。每到庆祝的时候,他们也没有鞭炮,就朝天放枪作为代替。
在土耳其人看来,占据黑山毫无意义,反而还要长期驻军,除非头给门夹了才会这么做。
在长达500年时间,黑山都是三不管的地区。
他们也因此为自豪,认为自己才是最纯真的塞尔维亚人。

黑山境内本来有不少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却在二战中都毁于轰炸。
比如首都波德戈里察,这里长期被德军盘踞,也是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地区德军撤退的必经之路。
为此盟军对该城进行持续轰炸,将这个人口只有1万的小城几乎炸平。
今天的波德戈里察古建筑所剩无几,只能看到一些遗迹。
不过,黑山境内还有一些没有被战火波及的小城、小镇,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塞尔维亚建筑,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黑山人并没有很强烈大塞尔维亚主义思想,不像塞尔维亚狂人米诺舍维奇一样,不惜通过战争来维护本民族的统治地位。

黑山人一直有自己的语言,就是黑山语。黑山语同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等非常接近,类似于中国的北京话、东北话、天津话。黑山一直是使用塞尔维亚语作为官方语言,直到独立以后多年才恢复了黑山语。
黑山境内的黑山人占百分之五十,塞尔维亚人占百分之三十,其余主要是波斯尼亚人(穆斯林)和阿尔巴尼亚人。通过民族构成来看,黑山人并没有一味排斥其他民族,大体上各民族相安无事。
对于米诺舍维奇参加的克罗地亚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黑山不反对但也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