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梁思永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中国近考古学和考古学教育开山人,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后留美在哈佛就读考古学和人类学,回国后参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持参予了多项重大历史遗址的发掘,发掘了昂昂墟、殷墟、龙山遗址,将中国的考古学事业带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他是我国第一个接受西方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并将西方的科学考古技术运用到国内考古发掘
梁思永的代表作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
1948年,梁思永与其兄梁思成一起成为第一届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
建国后,梁思永任中科院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过度的从事野外考古活动透支了梁思永的身体,1954年病逝于北京。年仅五十岁
梁思忠(1907-1932)
三子梁思忠同样毕业于清华,并选择了职业军人这条路,留美后他在美国军事名校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西点军校深造,回国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精明能干加之是名牌海归大家之子,24岁就升任十九路军炮兵上校团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梁思忠随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日冠,战事中感染腹膜炎,医治不及英年早逝,才二十五岁,十分可惜。
梁思庄(1908-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