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笼制作方法,升降吊笼制作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4:47:33

基金项目:宽体金线蛭吊笼养殖技术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资金(农业科技园建设部分)计划项目(NYYQ2016030) ;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项目(2020KJTPY020)

王 亚等

目前宽体金线蛭养殖技术主要有池塘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围栏养殖、稻田养殖、家庭养殖、沟渠养殖、塑料大棚反季节养殖等。吊笼养殖是近几年新兴的养殖模式,具有技术易懂、操作简单、能规避天敌和旱涝灾害、成活率高、效益显著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池塘、采煤塌陷区和大水面养殖中。笔者根据近几年宽体金线蛭吊笼养殖经验,对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一、吊笼制作与吊装

1.材料选择

吊笼应选择耐氧化、耐磨材质的网布,一般采用尼龙棉有结节网衣。根据放苗规格选择适合的网目,一般幼苗养殖选用60目,青年苗养殖选用20目;内部支撑环选择防腐、经济、不易变形的材质,一般选择铝包钢条。

2.制作方法

网衣做成直径为0.8米的圆筒状,接口处缝合两遍。圆筒一侧缝制一个圆形套,钢条穿入圆形套中,接口处用铝管套连,形成一个圆环,接口处缝合严密,所有缝线要与网衣材质一致。圆筒另一侧缝一根系绳,用作扎口防逃。

3.吊装前准备

吊笼吊装前先进行消毒、清洗处理,一般采用10~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小时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4.吊装

采用竹竿进行吊装,竹竿长度根据水深而定,一般固定好后在水面上留有1~1.5米。竹竿用绳索连接成排,每排间距4~5米,绳索距水面0.5~1 米。吊笼封口后系在绳索上,间距 0.5~1.0米,吊笼露出水面0.2~0.4米,并根据水位或水温变化适时调节吊笼高度。

二、吊笼养殖

1.蛭苗选择

目前,吊笼养殖一般不选择700尾/千克以上的小规格蛭苗,因为个体较小,清理饵料时常藏于螺蛳空壳中,操作不方便。同时,小规格蛭苗养殖吊笼的网目较小,容易堵塞,需频繁清理,从而增加人工费用。另外,小规格蛭苗养成要准备两套吊笼,增加养殖成本。

吊笼养殖一般选择规格为500~700尾/千克的蛭苗。山东地区自繁自育苗种,一般选择在4月中下旬购买亲本进行繁育,经1个月左右孵化,于5月中下旬进入蛭苗培育池,经25天左右培育,于6月中旬达700尾/千克左右,可陆续转入吊笼养殖。选择购买蛭苗进行养殖,可根据养殖需要,购买外地苗提前放养,江苏、浙江、湖北一带一般比山东蛭苗早20天左右达到放养规格,也可购买附近宽体金线蛭苗场的蛭苗。购买时要选择体色正常、有光泽、体表无伤的蛭苗,用手触时蛭体马上收缩成团而后慢慢伸展并开始蠕动,试图逃跑。同时,将手伸入水蛭底部,较凉为正常;较热则是由于蛭苗运输或储存时间过长积热导致,这样的蛭苗死亡率极高。

2.蛭苗放养

蛭苗放养前,为避免宽体金线蛭苗被新吊笼擦伤,降低疾病的发生率,需提前1周将吊笼吊装到养殖区,调整好吊笼高度,准备好适宜规格的饵料,经清洗、消毒后,与蛭苗一同放入吊笼。蛭苗放养密度一般为300~400尾/米2 ,养殖过程中要根据蛭苗生长情况及时分苗,养殖后期密度一般为200~300尾/米2 。

3.饵料投喂

蛭苗的饵料主要为螺蛳及浮游生物,螺蛳要求鲜活,使用前需清洗,去除甲壳类动物(小龙虾、河蟹等)和其他生物异物(肉食、杂食性鱼),防止带入天敌。蛭苗饵料投放量为宽体金线蛭苗数量的5~8倍,投放频次要根据宽体金线蛭生长和螺蛳存活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螺蛳存活率低于40%时便需要更换。

4.日常管理

因吊笼养殖常在大水面水域,一般不需要换水,只需定期清洗吊笼,保持内外水体流通即可。养殖期间要随时观察天气情况,注意水温变化,6月中下旬温度较低时,表层水温较高,为提高生长速度,应适当提高吊笼;夏季高温季节因表层水温过高,容易导致水蛭疾病暴发,需适当降低吊笼,避免高温对蛭苗的影响。另外,在日常管理中,需根据水位上升与降低适当调整吊笼高度。蛭苗养殖阶段前期一般每15天更换1次螺蛳,1~3克/尾的蛭苗每10天左右更换1次螺蛳,3~10克/尾的蛭苗每5~7天更换1次螺蛳;每次更换必须清除吊笼中全部螺蛳,重新添加新螺,并把水蛭捡回吊笼中。

蛭苗前期换螺较烦琐,螺蛳壳中存有大量蛭苗,应先将螺蛳壳外蛭苗挑选完,再将剩余的螺壳连同壳内蛭苗放入塑料桶中,加水并刚好淹没螺蛳,蛭苗会逐渐爬出螺壳,此时将蛭苗连同上层活螺一同收集回吊笼。蛭苗养殖中后期更换较容易,把换出的螺壳与蛭苗一同倒入15目的箩筐中,在水中进行漂洗,蛭苗会全部在水上部,螺蛳及螺壳全部在水下,把水蛭集中到一侧即可分开。换螺避免在高温下进行,水蛭挑选出需尽快投入到水中,水蛭在无水状态下分泌黏液后会降低生长速度。

5.疾病防治

宽体金线蛭的病害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遵循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环境的原则。宽体金线蛭在野生状态下很少发生疾病,其适应性和抗病能力较强。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不断增大,养殖水质不断变化,宽体金线蛭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宽体金线蛭较为常见的疾病有皮肤硬结、出血、水肿及软体等,发病主要由于水体环境污染或气温剧变导致体质变弱,进而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和变形杆菌等病原菌感染。如果吊笼养殖宽体金线蛭发病,可将发病个体挑出,进行药浴治疗。

三、养殖收益

经3~4个月吊笼养殖,宽体金线蛭达到20~50克/尾即可收获,每个吊笼平均出商品蛭2~3千克,成活率80%以上。按2020年宽体金线蛭吊笼养殖情况统计,自繁自育蛭苗吊笼养殖,1 000个吊笼共出商品蛭2 050千克,销售额451 000元,去除成本199 000元,净利润252 000元,平均每个吊笼净利润252元;购买蛭苗吊笼养殖,1 000个吊笼共出商品蛭 1 875 千克,销售额 412 500 元,去除成本280 400元,净利润132 100元,平均每个吊笼净利润132.1元。2020年吊笼养殖试验效益分析详见表1、表2。

表1 自繁自育蛭苗吊笼养殖效益

吊笼制作方法,升降吊笼制作方法(1)

表2 购买蛭苗吊笼养殖效益

吊笼制作方法,升降吊笼制作方法(2)

吊笼制作方法,升降吊笼制作方法(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