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冯骥才不忿于文坛剽窃行为,多次就此事发声。1999年,冯骥才在报纸上刊登《朋弟的老夫子与王泽的老夫子》;2001年,他又发表《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一书,揭开人气漫画“老夫子”的原创秘密。
冯骥才认为:“倘若没有朋弟,决不会有王泽的老夫子。”
老实说,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在现在,网上肯定马上就一片哗然了。但那个年代没有网络,通讯不发达往往导致许多类似的抄袭事件不能被及时发现。
那时候海峡两岸信息不通,加上60-70年代经历了十年众所周知的事件,对文艺创作也是造成了巨大破坏的。朋弟一度也因为漫画受到牵连,因为他的“老夫子”系列侧重于讽刺,批判性比较强,所以后来被列为不合时宜,停止了创作。
在这种种原因之下,就鲜有人知道朋弟是珠玉在前了。
朋弟,款识:民国三十一年,朋弟画老夫子
不可否认的是,王家禧的“老夫子”作品确实是比朋弟的流传度更广、更火,王家禧也因此名满天下。其实朋弟也是在1983年去世之前,才知道这件事的,可见当时地域之间的信息有多阻塞。
那个时候,朋弟已经重病在床,根本无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据其孙子说,朋弟知道此事后,变得更加郁闷少言了。
那个年代,其实原创、知识产权之类的意识还很薄弱,也没什么法律规定,抄袭的情况屡见不鲜,就拿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流行歌曲来说吧,也有不少抄袭日本歌的嫌疑。
朋弟与王家禧之事,在当时也在报纸上刊登过,一些漫画界的前辈也表明了态度,但尽管事实都摆在那里,王家禧却并不承认自己剽窃、抄袭。
王家禧的儿子王泽说自己就此事问过父亲,王家禧跟他解释说当年去过北京、天津等地,看见市面上流传着的老夫子漫画,由此启发了灵感,并不是抄袭。
王泽还说不明白为何突然有人抹黑父亲,如果王家禧只靠抄袭,绝不可能一画就是四十年。
平心而论,朋弟的作品确实没有王泽的二次创作热度高、普及广,王家禧也为“老夫子”注入了新的内容,更加幽默化、现代化,这么持久的创作当然不可能全靠抄袭。
不过这并不能抹掉前期对人设的抄袭事实,声称老夫子是其原创,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30年代虽然早,但也不是无证可查的。
私以为朋弟的“老夫子”没能传下来大发光彩,有很大程度属于是“生不逢时”。30年代太早了,那会儿的宣传根本比不上七八十年代。
由于种种时代因素,朋弟没能成功地推销自己的作品,没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王泽遇上了对的时间点,抓住了商机,让“老夫子”红得发光发紫,走出国门,成为一代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