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寒湿重的人,用艾灸一段时间后,脸色和皮肤,都开始一点点变得干净、通透,其实就是水湿的颜色下去了。
那么这个水湿去哪儿了呢?会通过出水、出汗、水泡等方式排出体外。排出不同的东西,说明体内的情况也不同:
灸后出的水,是汗还是湿气?
最近收到灸友的留言:“灸肚子时,每次都出好多水,衣服都湿透了,是不是湿气太重了?”
这个还真不一定。艾灸出水,不一定是湿气大,我们可观察皮肤变化来判断:
若灸处皮肤潮红,则说明湿气大,因为灸后皮肤正常的颜色是灸处皮肤均匀的燥红。
若皮肤表面痒,是体内有风邪;
若灸处皮肤现白斑,是体寒;
若皮肤表面刺痛,除艾条质量因素外,就是经络闭阻不通的现象。
艾灸出的水,应该介于汗和湿中间。随着艾灸时日一长,潮湿会明显减轻,如果说是汗,为什么会出水减少了呢。所以倾向于湿气和汗水兼有,湿气居多。
生气了,多吃这几种中药
艾灸出汗,多是排湿。有些病症灸后会出大汗,这种排汗只是阶段性表现,等病邪排净后,则出汗减少或出微汗。
很多人艾灸初期是不出汗的,特别是血虚人,灸后一段时间发现有汗,这是好事。因为汗血同源,说明血补上去了。需要注意的是,保健养生灸以微汗为度。
出大汗该怎么调理?
有些人刚开始艾灸不出汗,几天后开始出大汗,这和正气需要循序渐进恢复有重要的关系。
01
此时可以加强对足阳明胃经的按摩和刮痧,同时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提高脾胃的吸收功能,增强转化气血的能力。培补正气,增强排除外邪的能力。
02
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特别适合那些阴虚的、上火下寒的人群。
03
还可以配合吃些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生气了,多吃这几种中药
如果艾灸出水泡,大多数情况属于排寒湿的反应,因为湿寒之气属于邪气,艾灸属正阳之气,邪不胜正,是身体里的邪气自己在找出口,表现在皮肤上就是水泡、红疹等。
水泡的颜色不同也代表了病情不同:
*水泡若是透明无色,则代表体内寒湿过重;
*水泡若是黄色且有异味,则代表体内郁热严重;
*水泡若是血水样,则代表体内湿毒严重,并有炎症。
出水泡的处理方法
【1】首先停灸,等结痂后再继续艾灸;
【2】如果是很小的泡,可自行吸收,大的水泡可将针消毒后刺破,涂抹上油调配的艾草灰或红霉素软膏。
【3】如果化脓了,可用艾叶煮水,将化脓处放在艾叶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干后撒上艾草灰,慢慢就会结痂脱落。
内容来源:建标中医馆
编辑整理: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通讯员 秦沙沙 孙磊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