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捕猎蝎子的能手
以老鼠为例。老鼠在闯入蝎窝后,会先咬住蝎子的背部并吃掉全部内脏,其余部分则扔掉。一只老鼠一次就能吃掉20只左右的蝎子,食性贪婪,危害甚大。对养蝎户而言,老鼠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敌害生物,对养殖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贺兰山蝎子的危机在众多的威胁因素中,对野生蝎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长期无节制的滥捕。
市场调查显示,全球每年至少有5000吨的蝎子需求量,然而目前的养殖产量却只有400吨左右,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国内的人工养蝎虽然已发展了40多年,但其产量远远无法抹平缺口。因此,很多农民在利益驱使下组成了“抓蝎大军”,对野生蝎子大肆捕捉,导致局部地区的蝎子急剧减少。
贺兰山是野生蝎子的重要分布区
在2003年,宁夏贺兰山地区蝎子的市场售价为120元/公斤,随着野生蝎子越来越少,2009年的收购价逐渐涨到316元/公斤。近几年,蝎子的价格进一步升高到了500元/公斤,而药用干蝎子的价格就更高了,在800~1000元/公斤左右。
穴居的蝎子
宁夏月牙湖、红寺堡、灵武等地的农民都有捕捉野生蝎子的习惯,尤其是在夜间,各地乡镇的居民聚齐起来组成抓蝎队,少则上百人,多则上千人,规模之大,难以想象。尤其是在月牙湖乡,每天抓蝎子的人就有2000多人,经过一夜奋战总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抓蝎规模在整个兴庆区是最大的。
蝎子收购
很多居民都有多年的抓蝎经验,每次会准备好专用的工具,比如小型水桶、紫外线照射灯、镊子、塑料瓶等等。运气好的话,一个晚上轻松就能捕捉上百只,在清晨转手就卖给收购商,最终流向广东、海南等地的消费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