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看世界的窗口”
@女工鲁大力
小学的时候最爱看书,但自己所在的小乡村里没有书。
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就是吃饱穿暖,其他都是奢望。
因此对自己来说,每看到一页纸片都如饥似渴。
没有书,就找人借书看。
有一次还误看了家里长辈收藏的“不可描述”文学,闹出了不少笑话。
后来养成了一个习惯,把书里面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抄了好几个大本子。
现在这些本子都放在老家的房子里,偶尔过年回去的时候,也会翻翻看。
神奇的是,也许早已不记得当初是以什么感受和心情抄下的这些句子;
再度翻到、读到,都有新的领悟。
这也许就是阅读的魅力吧!
不是过眼云烟,而是历久弥新。
“读书,也是一种传承”
@Lillian
我有个习惯,每次在旅行的时候会买一本书打发无聊的时间。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传承”。
我外公就很喜欢阅读。
经史子集他会读,乡间野史他也喜欢,一份报纸、一杯茶是他开启一天的关键所在。
妈妈也很喜欢阅读。
相较于外公对时事新闻的热爱,妈妈更喜欢快意江湖的“武侠世界”,尽管爸爸总问妈妈那些“武林高手”们到底吃不吃饭这种没情趣却很实在的问题。
当然了,尽管妈妈爱“大侠”,但她更爱爸爸。
我呢,我的阅读是每周去大姨家看到的最新鲜的《读者》杂志。
短小精悍的文章写出了人生百态和世事无常,用“纸短情长”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吧。
阅读告诉我,这个世界,不仅是一种模样、一种可能。
文字是有温度的、有感情的、有力量的。
它可以给人无限可能和无尽遐想。
所以,我选择了与文字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