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乌梅泡水有什么效果,乌梅与黄芪泡水的功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5 01:14:28

中医经常用来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液,这种痰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在女性群体中尤其多见。

表现为咽喉中有异物感,吞吐不得,情志不畅,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等。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

那为什么前面要加一个妇人呢?

读仲景的条文既要把思维拓展开,同时也要回归到仲景的年代。

当时妇女基本都是在家里操持家务,并没有太多的社交,长此以往情绪难以发泄。

黄芪配乌梅泡水有什么效果,乌梅与黄芪泡水的功效(5)

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过急之气就会与水湿痰等阴邪结成痰涎,像是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其实是七情过激所致;

气机郁滞,也会导致中脘痞满(腹胀胃胀),气不舒快(叹气频繁),或是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等等。

胡希恕说:此证不限妇人,男人亦多有,所以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妇人,但该证往往与心情压力相关。

因此该方子在临床中经常有机会运用得上,常用于癔病(抑郁状态)、胃神经官能症(应激性胃肠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纤维化、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解析

本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厚朴、苏叶而成。

黄芪配乌梅泡水有什么效果,乌梅与黄芪泡水的功效(6)

方中所含小半夏加茯苓汤为治呕吐的祖方,《金匮要略》治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水停心下者由此可知半夏厚朴汤不仅治咽疾,还能治胃中停湿停水之胸闷呕吐者。

半夏为君药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厚朴味苦温、下气除满,助半夏以散结降逆,两药为伍,一行气滞、行气开郁,一化痰结、痰顺气消;

茯苓为甘淡之品,渗湿健脾,助半夏化痰;

生姜辛温,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紫苏叶辛温芳香、发表散寒、理气和营。

黄芪配乌梅泡水有什么效果,乌梅与黄芪泡水的功效(7)

全方不仅行气散结,降逆化痰,还因有紫苏叶、生姜辛温之品,故可散寒解表,岭南经方大家黄仕沛老师经常用此方治疗外感咳嗽。

半夏的用量在仲景的书中都算是很大的了,用了一升,小柴胡汤里才用了半升,而且仲景用的是水洗过的生半夏,按照现代药理来说有毒。

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用半夏者44方,其中半夏与姜同用者多达35方,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反应,这也说明夏、姜同用,不仅毒性大减,还可增加疗效,广泛应用,为经典配伍的小半夏汤。

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方》在本方基础上减去生姜,命名为四七汤,又名七气汤,专治情志不遂而形成的气滞痰阻,咽中如有异物。

黄芪配乌梅泡水有什么效果,乌梅与黄芪泡水的功效(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