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分布和生活习性,鸬鹚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05:44:26

拥抱蓝天

而且普通鸬鹚的脚蹼发达,比较擅长潜水捕鱼,平时会在水面到水下5米的区间内觅食,有时也会潜入到数十米深的水域。

由于普通鸬鹚缺乏能够分泌油脂的尾脂腺,所以羽毛没办法防水,每次从水面出来吃饱了以后需要找个合适的位置站着晒干自己,还会张开双翼维持很长时间,看着像是进行某种神秘仪式,也被有些小清新们称为拥抱蓝天。

但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在晾翅膀,我在杭州玩时曾亲眼见到西湖里的鸬鹚站在喷泉后面的桩子上晾翅膀。

鸬鹚分布和生活习性,鸬鹚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5)

展开双翼的形象也成为了普通鸬鹚的招牌动作,不光我们能见到,古代诗人们也见过。例如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就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唐·杜甫《田舍》

最后一句中的鱼梁,指的是渔夫们为了捕鱼而拦水修筑的类似篱笆和栅栏的装置。

所以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夕阳即将西下,渔夫和鸬鹚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鸬鹚们站在鱼梁的木栅栏上展开翅膀进行晾晒。

这句诗其实还侧面透露出了普通鸬鹚的一个习性:它们是昼出夜伏的捕鱼者,靠视觉来捕猎鱼类

到了晚上光线变暗,普通鸬鹚就无法再进行精确抓鱼了,而渔夫也需要休息,所以到傍晚来临之前就收工了。

鸬鹚分布和生活习性,鸬鹚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6)

鸬鹚的生存现状

渔夫们在使用鸬鹚捕鱼时,需要在它们颈部靠下的位置系一根固定松紧的草绳或金属圈,既保证鸬鹚不会憋死,又防止它们把大鱼吞下去。

也就是说,鸬鹚在水中捕鱼时如果抓到了小鱼,可以自己吃进去,如果抓到了大鱼,就会被卡住无法吞咽。

这时渔夫就会把它们脖子里的鱼挤出来或者控出来,并给鸬鹚喂几条小鱼作为奖赏,激励它们努力干活儿。

鸬鹚分布和生活习性,鸬鹚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7)

为什么现如今使用普通鸬鹚捕鱼的现象变少了呢?并不是因为有些人说的鸬鹚快灭绝了那样,真正原因有两个。

第一,使用鸬鹚捕鱼在以前算是高效率的手段,但是现在渔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使用现代化捕鱼工具,还是圈地搞鱼类养殖,获取利益的效率比使用鸬鹚要高得多,鸬鹚捕鱼法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

第二,国家对于普通鸬鹚的保护力度也加大了,现在的普通鸬鹚是“三有”保护动物,私人也不被允许无证饲养了。

所以用鸬鹚捕鱼的渔夫也越来越少,基本只在南方一些有水的旅游城市作为表演项目来吸引游客了。

鸬鹚分布和生活习性,鸬鹚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