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抖音的战略分析
抖音的向上流量增长空间已基本到顶。互联网流量红利增长也到顶,不会再有更多的流量增长空间。本地生活是下一个增长点。
从产品的生长阶段来看,抖音目前已处于增长放缓的成熟期:
①2016-2018,是抖音从0到1的探索阶段:2016年9月上线,2017年DAU接近3千万,2018年春节扩张至7千万,到这里抖音基本定型。
②2018-2020,是高速成长期:期间以半年一亿DAU的速度飙升。2018年中1.5亿,2019年初2.5亿,2019年底突破4亿,2020年9月官宣破6亿。
2021年11月18日字节跳动商业化产品部召开全员大会,会上披露其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停止增长。这是字节跳动7年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广告收入一直是字节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抖音原计划在2021年实现6.8亿日活,广告业务收入增长42%。根据易观千帆数据,2021年9月,抖音月活用户约6.6亿,较8月的7亿有所下滑,离6.8亿日活的目标还有距离。
以上,抖音的DAU已停在6-7亿之间。向上增长见顶,必然要寻求横向拓宽赛道,进军本地生活是在流量见顶后需要寻求广告之外新增赢利点。
四、为啥抖音的本地生活做不起来?
1. 抖音本质是内容平台,过重涉足交易可能会*鸡取卵。容易让人模糊其定位,两头不讨好。就像微信守着10亿日活的富矿,但做任何动作都非常谨慎,尤其是商业化。如何把握好内容和商业的尺度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而且本地生活的商业化还区别于抖音电商,因为有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可推送的短视频内容过少,更容易丧失内容效率。
如果在供给端没有作为,只靠网红效应和商家补贴,抖音的本地生活只能停留在小众市场,占据较低的市场份额。并且会断层,无法带动中腰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循环,对美团、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没有实质性的冲击。
2. 抖音虽然流量大,但是随着视频号、小红书的崛起,有分流的风险。同时四处结仇,并未与其他平台或者领域形成互相支持的生态支持。
如何在打入对方腹地的同时,守住自己的大本营,需要警惕视频赛道上虎视眈眈的对手带来的冲击。
3. 本地生活盘子重,即使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短期内也很难看到成效,若是依照字节一贯快进快出的打法,有可能会选择提前放弃。
根据媒体报道
虽然“产品工厂”之称的字节在电商、社交、游戏、教育、房地产等赛道东征西伐,但至今为止还是只有抖音一枝独秀,其他赛道都乏善可陈或黯然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