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诱饵的状态原则
诱饵也就是窝料,可以这样说,渔获好不好,诱饵决定一大半。很多钓友认为,窝料只要数量足够就行了,状态如何,其实并不需要考虑。
因为窝料一定要考虑经济、实惠,所以玉米粒、饲料颗粒是首选,似乎和状态这个词,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不然,不管是使用玉米粒还是饲料颗粒,甚至是饵料,使用窝料时,窝料的状态如何,对鲤鱼的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窝料的比重要大,这一点就不重复强调了,其次是窝料在沉底后,鲤鱼进窝之时,相较于窝料沉底一动不动,时不时漂浮起来一些屑状饵,诱鱼效果会更好。
所以,我们在制作窝料的时候,建议掺杂一些比重轻、溶散好的饵料,如麸皮、膨化料,比例不用多,占窝料比重的3~5%就可以了。
四、钓饵的状态
钓鲤鱼,常用的有四种,玉米粒(红薯块)、皮筋颗粒、搓饵、活饵,咋一看,除了搓饵需要强调状态,也就皮筋颗粒勉强带点状态,似乎也谈不上什么状态之说吧。
其实钓鲤鱼的时候,钓饵的状态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吃口猛、胆子大、进窝数量猛,这种鱼口的钓饵,是不需要讲究状态的,只要钓饵在鱼钩上,也就是附钩性好就可以了。
第二种,是吃口差、鱼口轻滑,换而言之,不管是被诱进窝的鲤鱼,还是过路的鲤鱼,对食物的兴趣聊聊,钓饵得能吸引鲤鱼的注意力。
要么,在钓法上,提竿逗引以此来吸引进窝鲤鱼的注意,要么,就在饵料状态上动点手脚。
比如钓饵上蘸粘粉,蘸酒米、蘸粉饵,这样钓饵入水之后,会慢慢溶散、脱落,因为动静小,不会引起进窝鲤鱼的警惕,反而会吸引鲤鱼的好奇心,进而吞咽钩饵。
五、上饵的原则
鲤鱼的体型较大,鱼口张开的幅度也比较大,所以,在上饵的时候,钓饵的整体体积是有讲究的。
如果是可以溶散的钓饵,那么钓饵的体积,最大不应该超过半个红枣大小,最小不应小于花生米大小。
如果是溶散差或者不能溶散的钓饵,钓饵的体积不应超过5~8颗玉米粒大小,最少不得少于一颗玉米粒,前者钩尖可以不露出,后者则必须露出钩尖。
这样进窝的鲤鱼在吞咽钩饵之后,才能被鱼钩刺中,不会出现鱼钩被吞咽,但是刺中刺不穿的尴尬情况。
以上这几个钓鲤鱼的用饵原则,看似并不复杂,也不算难,但是真正能做到的钓友,其实并不太多。
原因则在于,如果将以上几个事项全部做到,无疑会增加很多实战中的准备工作,而不论是进窝鲤鱼的密度,还是鲤鱼的鱼口,性价比都不算太高,久而久之,也就懒得动手了。但是,想要钓到鲤鱼、钓好鲤鱼,如果经常性的空军,不妨参照以上五个用饵原则,看看到底做到了几个,心里就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钓不上鲤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