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之二:柬埔寨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全国总人口1230万(2002年)。其中,农村人口占84.3%,城市人口为15.7%。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湄公河和洞里萨湖区,而在边远山区及靠海林区地带人口相对稀少。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20多个民族,高棉族是柬埔寨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0%,少数民族有占族、普农族、老族、泰族、斯丁族等。另外还有越裔和华裔,越侨和华侨等。高棉语为通用语言,与英语、法语同为官方语言。佛教为国教,90%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少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
特色之三:农业是柬埔寨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业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85%,占劳动总人口77%。柬埔寨的可耕地面积68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6%。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水稻种植面积480万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0%以上,其中湄公河、洞里萨河、巴萨河沿岸为主要产稻区,柬埔寨的马德望省历来素有“粮仓”之称。
柬埔寨的经济作物有:橡胶、胡椒、棕榈糖、烟草、麻类、棉花等。其中橡胶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全国橡胶园有10万公顷,其中磅湛省约集中了90%。胡椒年产量居世界前列。
柬为亚热带气候,一年分旱季和雨季。由于柬传统的农业耕作习惯,农业的种植主要集中在雨季;旱季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河两岸,种植面积约为雨季的十分之一。
柬农业的主要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还种植少量的经济作物,比如:蔬菜、腰果、热带水果、玉米、木薯、黄豆、芝麻、花生、甘蔗、烟叶和剑麻等。橡胶业是柬农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六十年代,天然橡胶曾是柬埔寨王国经济的主要资源之一,大约占其国民经济总收入的40%。
水产业是柬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洞里萨湖、湄公河、洞里萨河是柬的天然淡水渔场,盛产品种繁多的淡水鱼;460公里长的海岸线为柬海洋捕捞及海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柬埔寨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木材种类多达200余种,总积蓄量约11.36亿立方米。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柬埔寨水产资源丰富,洞里萨湖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淡水渔场,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渔场,历来素有“鱼湖”之称。西南沿海也是重要渔场,多产鱼虾。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较重要。
特色之四:柬埔寨是东南亚著名的文明古国,人文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旅游点有:闻名于世的吴哥古迹、首都金边及西哈努克港等。闻名遐迩的吴哥古迹位于暹粒省境内,距首都金边约240公里。吴哥古迹中最著名的是吴哥窟。长1.5公里、宽1.3公里的吴哥窟因占地面积比吴哥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
柬政府大力推行“开放天空”政策,支持及鼓励外国航空公司直飞金边和吴哥游览区。金边是柬埔寨的历史名城,从15世纪起金边作为首都历史长达500多年,而王城和塔仔山是金边的两大胜迹。另外,柬埔寨是一个佛教国家,金边市内寺院密布,其中独立纪念塔旁的兰卡寺和王宫以北的乌那隆寺都十分有名。
7、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年均进口约600万吨。水果自给率达到60%。沙特的谷物自给率比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特色之一:沙特阿拉伯有金、银、铜、铁、铝土、磷等矿藏。东部波斯湾沿岸陆上与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藏量极丰。根据2005年数据,沙特石油产量5.2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3亿吨(占全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沙特天然气年产量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特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继加拿大之后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储备国(拥有全球已勘探石油总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主要成员国。石油产业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大约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GDP的大约40%来自于私有经济。
特别在1999年OPEC与其他石油输出国调涨油价期间,沙特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动者,在这期间OPEC的成员成功地通过减少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推高到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沙特从达兰至黎巴嫩的赛达,筑有中东最长的输油管(长1,770公里),又修筑了从东岸石油区到西岸的油管与液化气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