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历史上有哪些古老文化,500年的哈萨克族历史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14:04:26

2018年,哈萨克斯坦“伟大草原遗产:珍宝艺术”展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图为重新装扮的“金人”服装和武器。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中新社记者:哈萨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哈国博哪些馆藏文物或考古发现可以体现“丝绸之路”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对话交流?

穆哈梅季乌雷:哈中两国是“丝绸之路”文明的传播者、人民友好交往的支持者,伴随这条古老的跨大陆贸易路线的出现,不同历史文明迹象就此展开。两个亚洲文明国家,各自都历经了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时期,创造了辉煌独特的精神与物质文明。两国的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也成为璀璨亚洲文化的载体和证据。

我认为,有必要继续加强对“丝绸之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必要提高对从中国延伸至欧洲的伟大“丝绸之路”的科学兴趣,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应促进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联合科考勘测,共同制定保护遗产地的标准,发展博物馆数字化技术应用。

据史料记载,奥特拉尔、塔拉兹等古老城市成为“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段最重要的地点,曾是中亚地区贸易与文化中心,也正是得益于古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草原文明繁荣发展。哈国博内就藏有奥特拉尔、塔拉兹等遗址出土的陶瓷和玻璃花瓶。

哈萨克斯坦历史上有哪些古老文化,500年的哈萨克族历史(5)

哈国博馆藏精品。中新社记者 张硕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读者很关注哈国博藏着哪些与中国、中华文化相关的文物,据知有一个刻着汉字的石碑,请您讲讲这背后的故事。

穆哈梅季乌雷:作为哈国博独特馆藏之一,这块石刻纪念碑见证了不同的交往史。

石碑上刻有“故阙特勤之碑”的字样,成文于开元年间。石碑由大理石制成,上部饰有拱形并描绘了三条斗龙。碑面刻有汉文和古代突厥文两种文字语言,背面(西侧)为汉文部分,内容为唐玄宗悼念已故突厥可汗阙特勤的悼文,据传为唐玄宗亲笔书写。这块碑刻为哈萨克斯坦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作用提供了佐证。

碑文清晰描绘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及文化融合状态,这也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新社记者:今年是中哈建交30周年,两国将如何进一步通过文物、博物馆等进行文明交流与对话?

穆哈梅季乌雷:不同国家有着各自的历史发展轨迹,对彼此国家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我认为,对于认知不同的文化应怀有开放、包容的态度,这就需要国家之间的密切互动。为此,有必要在国际和双边联合项目的基础上加强人道主义交流。

近年来,哈中两国通过联合举办博物馆展览、节日联欢、语言类竞赛、联合科考、文物修复等活动来进行跨地域的文化对话。

语言是“对话”的基础,两国民众通过学习彼此国家的语言,有助于增进彼此文化认知。据统计,哈国内目前有5所孔子学院。自2015年以来,“哈萨克斯坦中心”和哈语言研究机构在中国多地运行。此外,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外国语大学还设有“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招收中国学生。

哈萨克斯坦历史上有哪些古老文化,500年的哈萨克族历史(6)

2019年,由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主办的“七十年辉煌成就——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图片展”在哈国家博物馆举行。图为当地民众观展。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摄

中新社记者:哈萨克斯坦属于亚洲文明,又处在欧亚大陆的重要位置,在您看来应该如何继续扩大文明交往的边界?

穆哈梅季乌雷:任何一个国家,文明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是保护先人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系与文化认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承是任何国家政策设计的基础。因此,每个国家都应创建一个完整的社会记忆机构系统,用于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修复、保存和普及。

我想强调的是,交流是友好国家和人民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途径。保持沟通接触、增进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也在于此,那就是国家之间可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认同并保留各自文化特性。

任何文明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存在具有空间界限的历史文化区域,还取决于不同历史文化现象背后所具有的独特精神价值,即语言、传统、习俗、宗教和艺术等。

要真正加强东方文明交流,还应重视相互尊重以及对国家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例如在经济、能源、安全、交通、文化等重要领域合作项目的推进。(完)

受访者简介:

哈萨克斯坦历史上有哪些古老文化,500年的哈萨克族历史(7)

穆哈梅季乌雷,哈国家博物馆馆长,曾担任哈萨克斯坦国家艺术学院院长、哈萨克斯坦文化体育部长等职务。他是哈国家知名政治家及历史、艺术史学科博士,也是一位作曲家,曾指导完成多部音乐作品。因其在文化艺术领域成就,曾多次荣获哈国家荣誉勋章及国际奖项。在其工作生涯中,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开展多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他也成为哈中两国诸多文化交流活动的推动者、参与者与见证者。在他及哈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两国官方成功举行了哈萨克斯坦“中国文化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活动。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