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苏联的东欧部分属于主战场。苏联不得不把大量的工厂、企业迁移到中亚各地。其中,阿拉木图的工业基础就是在这一阶段确立的。1970年左右,阿拉木图的城区人口达到了38万多人。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在沙俄统治时期、隶属于苏联加盟国时期,由于自身属于一部分。首都的位置、距离,并不是那么重要。
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地区陆续出现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被称为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建立以后,阿拉木图的位置立刻就出现了问题。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阿拉木图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但是在地理位置上,过于偏东,几乎就是东部的边境上。
这是沙俄、苏联时期的一系列历史原因造成的,由于阿拉木图的地理位置过于偏东,面对一个面积27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来说,缺乏对北部、中部地区的管理。此时,阿拉木图的地理位置偏东,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难以带动哈萨克斯坦北部、中部的经济发展。此外,阿拉木图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城市已经几乎饱和。
阿拉木图位于谷地,谷地的优势很明显,有利于生活、建设。与此同时,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一旦城市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就很难进一步的扩大。例如阿拉木图的城区人口,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00多万的水平,城区面积始终无法扩大。因此,早在1994年,哈萨克斯坦就开始筹备迁都,选择新的首都位置。
在乌勒套市、卡拉干达市、阿克托别市、阿克莫拉市等几个城市之间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阿克莫拉。1997年,哈萨克斯坦决定迁都阿克莫拉,并且更名为阿斯塔纳。从地理位置、地缘结构、交通情况、气候情况等一系列角度来说,阿斯塔纳的位置都是非常合适的,有利于带动哈萨克斯坦北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
历经20多年的建设,阿斯塔纳已经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10万人。不得不说,哈萨克斯坦的迁都是非常成功的。有一点非常可圈可点,随着阿斯塔纳的崛起,原来的首都并没有衰落。阿拉木图至今仍是哈萨克斯坦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依靠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仍是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贸易中心。
从哈萨克斯坦的发展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了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两大城市并立的情况。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两个城市的“双子星”格局,有利于带动各个地区的发展、建设。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哈萨克斯坦在1997年,成功顶住了亚洲金融危机。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开始持续高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年平均增长率10%的飞跃。哈萨克斯坦与我国的关系非常密切,30余年来,贸易总额增长了60多倍。通过开放口岸、油气输送、铁路运输、开设边境合作中心等多种举措,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