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慈善总会创业扶贫服务队队长、返乡创业青年陈清
在福安市北部上白石镇的偏远深山,有一个畲汉共居的自然村占西坑村。山林陡峭、基础薄弱、交通不便、土地荒芜,占西坑村是远近闻名的“空巢村”。不甘心自己的家乡逐渐没落消失,2008年,陈清毅然放下自己正值上升期的事业,返乡创业,重振山村。还成立“福安市青年创业辅助中心”,辅导青年创业。2016年5月,在福安市慈善总会的直接领导下,由返乡创业青年、党员干部、企业家、农技工作者及社会爱心人士成立了“福安市慈善总会创业扶贫服务队”,发起了“慈善助困·创业扶贫”项目,由陈清担任项目总队长。
陈清通过激发脱贫意识、挑选帮扶项目落地、搭建创业平台等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并邀请多方青年来村创业。2017年,“慈善助困·创业扶贫”项目被国务院扶贫办、人社部联合评为:全国创业扶贫项目。2019年5月18日省委于伟国*、唐登杰省长在海峡会展中心巡馆时专门听取了本项目的汇报,对本项目通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项目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寿宁县下党佳仆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经理、返乡创业大学生张小华
2015年7月,刚毕业的张小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决心去农村基层服务。在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后,分配到下党村任村党支部*助理。下党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7年8月,张小华在任职期满后选择接过下党的“脱贫攻坚棒”,任期满后不走,选择创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确定了生态养鸡的创业方向。2017年12月,他将福州佳仆团队的“全息化溯源”养鸡项目引入下党村,成立寿宁县下党佳仆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他将创业与扶贫结合起来,致力加快“物联网 自然农法 定制化销售模式 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和复制,借助定制农业和数字化农业,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可溯源,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引导着贫困户改变“等、靠、要”的思想桎梏。
福鼎市赤溪村党支部委员、农业产业党支部*、返乡创业大学生杜赢
福鼎赤溪村地处太姥山西麓,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当地生产的茶叶品质优良,但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们只能肩挑手提把茶叶送到外地出售,多花了工夫和成本,依靠茶贩上村收购,价钱和别处相比低了好几成。为此2013年6月,杜赢学成毕业的当月,怀着回报故土的一片赤诚之心,他踏上了返回路,并于2014年4月,正式创办了福鼎市潘溪镇香源茶厂创办了福鼎市潘溪镇香源茶厂。2015年,企业升级为福建省福鼎市赤溪茶业有限公司,并开辟了线上线下网络销售新渠道,开创了农村网络创业的新模式。
经过发展,到2017年,赤溪茶业公司小具规模,拥有400多平方米茶叶加工产区,30多亩生态茶园基地,2家茶叶直营店,面积600多平方米白茶体验园。企业吸收了8名村民就业,通过基地合作建设与部分村民形成经营共同体,带动一批乡亲共同致富,同时通过实施网络创业、茶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等新型创业模式,把全新的创业理念带进山村。
因为他的带动,多位外出务工、创业的年青人回到村里,开办农家乐,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园、采摘园,创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实施创业致富。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好青年,志存高远,心系家乡。
作为这个时代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群体,
我们必将传好脱贫攻坚的“接力棒”,
乡村振兴这面大旗,
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篇章中,
不断绽放青春的光芒!
来源:宁德共青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