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槽是根据流量、跌水、稳流、平衡等多元素考虑的。
1、限于场地,水景下面的盛水池只有700宽,出水弧度不易过大,以防溅到池外,故出水槽内并不需要二次加速处理。(一般长条型出水槽是需要的,否则出水不均匀会导致无法形成完整水幕。)
2、出水口的高度在1M—2.5M,出水效果要求每条出水口要形成涟水水膜,且之间没有干扰,对于出水面的干扰问题是跟流速设计有关,需要设备的配合,到后面详细阐述。通过出水口的高度,计算出出水水膜的厚度在1.6mm—3mm。为了稳定这种效果,水槽深度及宽度决定了平衡能力,一般水槽越深越宽能力越好,但也受限于墙体基础的厚度。出水槽内采用的为PVC多孔管,而非单一入水口,更快速的起到平衡作用。
3、出水槽的成型,是采用折边机加工才能基本保证精度要求,但这边长度又受板材规格及机器规格限制,故本次设计的出水长度均小于2200mm.(2010年时情况,现在技术应会更成熟,不做表述),越长越难加工,并且在现场及运输过程中均有变形问题。若需要更长的出水口,需分段加工好再点焊,但对控制变形和校准水平度技术要求比较高。
4、出水槽在安装后,需要对堰口进行打磨和红外线校准。
5、出水槽的固定要突出石材贴面,否则出水会受一定的影响,但突出多少与设计效果有关。本项目出水口突出为50mm.
水景墙的水景设备
刚才提过出水口有上下重叠,为避免水幕之间的干扰,需考虑流速问题,所以要求每个出水槽背面有个独立的控制阀,本项目水景背后为不进人区域,设备的安装均做明面处理,方便调试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