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为“农把式”搭起“登云梯”
讲述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称股股长 苏佳
我打小生活在农村,有很深的乡土情结,老家的一条条乡间公路,一座座篱笆小院,都珍藏在记忆里。虽然我已在机关工作多年,但心里一直牵挂着农村,很想结合自己的业务所长,为村民们实实在在做点事。
这两年回家探亲,常听家里人念叨,周围几个村子里出了不少“好后生”,不仅干农活是好把式,还能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成了大家的贴心人、引路人。出于职业敏感,我立即想到,如果能给他们的技术、成果相应的认定和激励,一定能激励他们更好地发光发热。
巧合的是,今年10月初,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我得知后很激动:曾经的想法快要实现了,农民也可以评职称了。
我与同事们仔细研究了文件精神,并在多次碰头会上进行探讨。我们考虑,一开始推行可能会有两个难题,一是怎么让农民理解政策,积极参与;二是制定哪些细化、科学的评定标准,保证扎扎实实干农业的人才脱颖而出。经过几次集中商讨与修订,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为了让农民相信并支持这项工作,我们换上运动鞋、背上双肩包,走进一个个村子,为老乡们讲政策。同时,还在辖区内遴选了几位农业技术骨干,一对一地做好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评。鹿泉区两位农民李永平、于江听完我们的讲解后很感兴趣,很快打消疑虑,积极参评。这样,工作局面渐渐打开了,愿意报名的人越来越多。
怎样把评审标准制定得更科学?我们与农业农村局专家反复商讨,结合相关政策,决定尽可能不唯学历、不唯论文,在贴近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种了多少粮、养了多少牛,有没有技术含量、效益好不好,等等。
后来,在农业农村局协同配合下,我们完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的认定工作,一部分申请者顺利过关。有通过评审的农民打来电话说,“就像是在做梦,那种兴奋劲真甭提了”。
为了趁热打铁,我与同事们继续下沉基层宣传政策。看到有人已经评上了,很多老乡都跃跃欲试,齐少飞、蔺惠良等17名农民很快提交了申报资料。
在评得上、评得准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给评上职称的老乡们带来福利。我们在政策范围之内,为他们争取更多实惠,比如,给予一次性补助,让他们优先参与新技术培训,承接新品种、新工艺的实验示范,等等。
政策一天天推行,申报材料也越来越多。黄土地上能结出金果子,“农把式”也能攀上“登云梯”。希望更多爱农业、肯扎根的青年来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实现梦想。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李晓、耿建扩、陈元秋、赵秋丽、冯帆、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6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