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紧急避险六种方法,火场紧急避险基本方法有哪些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1-05 15:39:37

目录

第一部分 火线危险因素

第二部分 火场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火场紧急避险基本方法

第四部分 火场紧急险情处置

火场紧急避险六种方法,火场紧急避险基本方法有哪些(1)

第一部分 火线危险因素

人体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一氧化碳中毒和浓烟窒息。

一、高温伤害主要是热烤、烧伤和烧死。据研究,当气温高于28℃,绝对湿度(水气压)大于30百帕,人就会感到闷热。如果在45℃饱和湿空气中停留1小时,就会发生中暑昏迷。高温会引起灭火人员大量出汗,在极端高温条件下,每小时可消耗2升水分。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或热辐射使体温升高2℃,就可能产生中暑现象,危及人身安全。灭火人员在火焰烧伤中失去战斗力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热负荷过度。热负荷过度类似中暑,但发生的时间过程要短得多。有关研究表明,当火焰温度为1000℃时,人可以有18秒的挣扎时间,最少有9.5秒的活动时间。一般的森林火灾温度在800℃左右,以百米的速度(5米/秒)冲越火线,可以跑出122.5米,最少可以跑出74.5米。

二、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燃烧不完全的一种产物。它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其危害程度依停留时间和浓度而定。森林火灾中,每公斤可燃物可产生10至250克一氧化碳,暗火产生的一氧化碳比明火要大10倍。扑救森林火灾时,灭火人员如长时间在高温和浓烟状态下工作,可能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头痛、胸闷、肌肉无力、心悸、皮肤青紫、神志不清、昏迷。一般中毒,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状态,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三、烟尘窒息林火产生的烟尘对灭火人员的生命威胁极大,它常使人迷失方向,辨别不清逃生路线,造成呼吸困难,往往因浓烟将人呛倒而被火烧伤烧死。呼吸高温浓烟会使喉管充血、水肿,使人窒息死亡。

第二部分 火场注意事项

造成火线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灭火人员对小火的潜在危险估计不足;对火行为的变化估计不足;对可能造成的意外伤害估计不足。因此,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注意天气条件及其变化干旱时间越长,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越大,燃烧蔓延速度越快,扑救的危险性就越大。相对湿度在75%以上不会发生森林火灾,75%至55%可能发生,55%以下可能发生大火,小于30%可能发生特大火灾。每天中午气温最高,湿度最低,可燃物含水量最少,森林最易燃烧,林火蔓延速度最快,最不容易扑救,最容易造成灭火人员伤亡。通常,每天10时至16时,是灭火危险时段,特别是13时左右是高危时段。火场风力每增加一级,火头蔓延速度就会增加一倍,如风力增加到5级,火灾就会失控。同时,在能见度远、风向不稳定、地面有尘旋等不稳定的天气条件下灭火,也会导致灭火伤亡事故发生。

二、要注意可燃物类型、载量及其变化通常情况下,草类最易燃,蔓延速度最快,因此扑救草地火造成人员伤亡往往大于林地火。灌木林地火蔓延速度仅次于草地火。幼林特别易燃。郁闭的中龄林,透视性很差,不能轻易进入林内直接灭火,应采取间接灭火方式。林内火的蔓延速度较慢,当林内火蔓延到林缘或灌木林地、草地,火灾蔓延速度就会突然加快,危险程度加大。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越低、载量越大,火灾蔓延速度越快。当森林有效可燃物载量增加1倍,火灾蔓延速度就会增加1倍,火强度增加4倍。当火灾从可燃物较少的地方蔓延到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火灾蔓延速度和强度就会突然增大,威胁灭火人员的安全。

三、要注意地形的变化地形因坡度、坡向、坡位等的变化,将影响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土壤干湿度的变化,植被种类和生长状况的变化,从而影响森林燃烧性的变化。坡度越陡,上山火的蔓延速度越快,下山火则相反。通常坡度每增加5度,上山火蔓延的速度就增加1倍。坡向不同,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和燃烧蔓延速度就不一样,灭火的安全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南坡大于西坡,西坡大于东坡,东坡大于北坡。在陡峭的峡谷地带、鞍部、单口山谷往往形成高温、大风、浓烟环境,灭火人员容易被大火包围,极易发生险情。

四、要注意因地形引起的地形风山地常形成越山气流、绕山气流、反山气流、上升气流。越山气流是风越过山脊而形成的气流,绕山气流是风吹过孤山时形成的气流,这两种气流易造成火旋风;反山气流是风越过山脊,在山的背坡形成的反向地形风,易加快迎风坡下山火的蔓延速度;上升气流是由热、地形或突出部位而形成的,它会加快上山火的燃烧速度和强度。此外,在不同地形还会产生山风、谷风、峡谷风、渠道风和海陆风,使火场环境愈加复杂,加大扑救难度,造成安全事故。

五、要注意火行为的变化由于气象、植被和地形条件不同,森林火灾燃烧状况即火行为也会发生变化,要特别注意火焰高度、蔓延速度、飞火和火旋。当出现以下征候时,就不能直接灭火,防止发生伤亡。一是火焰高度超过人的身高,蔓延速度每分钟大于2米时;二是因燃烧产生强大的上升气流形成飞火时;三是热动力不均衡引起火旋时。常见的火旋包括地形火旋、林火初始期的火旋、林火熄灭期的火旋;四是在灭火过程中,发现附近有火,而不了解准确方位,无法判断火行为时。

六、要注意其它意外伤害火场意外伤害主要指灭火战斗中,非火袭击等因素直接造成的伤害。

一是受火烧、风化、水蚀、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造成陡坡土质疏松、岩石松动、滚石较多,威胁灭火人员安全。

二是原始林或林相较复杂次生林内的高大树木上常悬有吊挂木(俗称“树挂”或“吊死鬼”),灭火人员要注意吊挂木突然掉落伤人。

三是在未抚育或清理的林地内,站杆(枯立木)、倒木,粗大可燃物较多,灭火人员要注意防止砸伤。

四是扑救地下火时,因火在地下腐殖层或泥碳层内燃烧,通常表现为地表层草本植物脱水枯黄或个别地段地下火遇地表断面即将转为地表火时产生烟雾。灭火人员要注意及时观察周围环境变化,防止不慎掉入“火坑”,造成伤害。

第三部分 火场紧急避险基本方法

一、避开危险火环境通过对火场勘察,对周边地形地貌进行全面了解,遇有狭窄山脊线、鞍部、山谷、强度大的上山火、急进树冠火、风力较大的中午时段、易燃灌木丛地带等易发生危险的地域和地段时,不能直接接近火线,迅速避开危险环境,选择安全区域休整或重新选择路线或突破点。此时,指挥员要准确判断火场态势,灭火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二、转移避险灭火行动展开后,因气象条件、可燃物的变化,火场瞬间燃烧剧烈,对灭火人员构成威胁时,或在灭火人员接近火场途中,误入危险区域时,要快速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域。此时,指挥员要因时因势,机断行事,派出观察员对林火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预设安全区避险为保护重点目标安全,灭火人员进入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地段展开灭火行动,强行阻截林火蔓延时,应预先组织人员在指定位置开设安全避险区域,确保在火势突变时,能有效保证灭火人员安全的避险方法。安全区域的开设通常选择在植被稀少、地势相对平坦、距火线较近且处于上风向的有利位置。预设安全区域,

一是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

二是要清除地表可燃物;

三是在展开前要将开设避险区域及相关注意事项通知灭火人员;四是派出观察哨,及时通报火场发展态势。

四、点迎面火避险当火场情况突然发生变化,灭火人员无法按作战方案实施灭火行动,林火对人员构成威胁,且无安全避险区域时,可就近依托道路、河流、农田、植被稀少的林地等有利地形,有组织地点烧迎面火,人员跟进至火烧迹地内避险的方法。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距离迅速完成点烧;

二是进入火烧迹地避险,要用衣服蒙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将携带水洒到避险人员的头部和身上;

三是采取顺风蹲姿,避险队形根据火烧迹地形状而定。

五、点顺风火避险如没有天然依托条件,或虽有依托条件,但不具备点烧迎面火的时间和距离时,迅速点顺风火,并顺势进入火烧迹地内避险。点顺风火时,

一是距大火到来时间较长,且火烧迹地表温度较低时,可顺风卧倒;

二是用衣服蒙住头部,扒开生土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将携带水洒到避险人员的头部和身上;

三是如时间紧迫,应采用蹲姿,背部朝向迎风一侧;

四是避险人员要相对集中在火烧迹地中央偏前位置,按倒三角形排列。

六、利用有利地形避险当林火威胁人身安全,无法实施点火解围时,灭火人员为保存生命安全,有效利用附近河流、湖泊、沼泽、耕地、沙石裸露地带、火前方下坡无植被或植被稀少地域等有利地形避险的一种方法。采用上述方法避险时,

一是尽可能选择相对湿润、无植被或植被稀少位置卧倒;

二是避险人员要相对分散,不宜过于集中;

三是不宜选择细小可燃物密集地域;四是携行易燃装备应放置在距离人员较远的下风位置。

七、冲越火线避险当灭火人员被林火包围,来不及实施点火解围,无有利地形避险,或在坡上、林内遇险时,采取强行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内避险。冲越火线时,一是要选择地势相对平坦、植被相对稀疏、火强度较弱、火墙较窄的火线冲越;二是将易燃物资扔出避险人员最大距离,用衣服蒙住头部,采取跳跃姿势,一口气冲过火线。穿过火线后,立即将燃烧的衣物脱下。周围有水源的情况下,先将衣物浸湿,尔后再护住头部等部位,迅速冲越火线;三是携带风力灭火机冲越火线时,集中风力灭火机,用强风顶压火锋的同时,用风力对人头部进行冷却降温;四是进入火烧迹地内,迅速逆风蹲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八、卧倒避险当情况特别紧急,无法实施点火解围和冲越火线避险时,就地卧倒避险。非不得以的情况下,原则上一般不采取此避险方法。卧倒避险时,

一是要选择植被相对稀少、地形相对平坦的迎风地带卧倒。

二是如有遮蔽物,要充分利用遮蔽物遮蔽火锋。如无遮蔽物应迅速选择低洼、潮湿或易燃物少的地带,用手扒坑,将脸部贴近地面,尽量减少皮肤裸露;

三是尽可能用携带水把衣服浸湿蒙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将水喷洒在避险人员身体上和地被物上;

四是卧倒时要尽量远离无法启动的风力灭火机和油桶等易燃物品,或将易燃物资扔出避险人员最大距离;

五是将双手放在胸前,顺风向卧倒;

六是地势比较开阔,避险人员要集中呈倒三角形排列,如选择地域面积小,可分散实施,必要时身体可以叠压;

七是等火过后立即起立,视情处置。

九、使用防护器材避险

(一)避火墙。避火墙采用长8米,宽1.2米的耐火布料制成。两端有套筒,可插入二号工具杆或者相当尺寸的木杆。主要是分队在灭火作战中紧急避险时使用的工具。

1、“一”字形隔火法。当遇到火焰高度2米以下的急进地表火时,灭火人员迅速选择间距适宜的树木,将耐火布展开,面向火锋,形成“一”字形,两端固定在树上,或者用2号工具撑起,固定成避火墙;灭火队员在避火墙后侧卧倒避火。火锋过后,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2、“二”字形隔火法。当遇到火焰高度2米以上的急进地表火时,灭火人员迅速选择间距适宜的树木,同时展开两道耐火布条,前后距离2—3米平行展开,分别固定在树上,或者用2号工具撑起,固定成两道避火墙,灭火队员卧倒于避火墙后侧避火。火锋过后,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前三角形隔火法。当火场树木较少时,可以一棵树为依托,将耐火布展开,并以树为顶点,使耐火布形成30—45度的前三角形,将2号工具(或木杆)插入两端套筒,灭火队员卧倒后,手扶2号工具固定两端,成三角形避火墙;其他人员卧倒于前三角形避火墙内侧。火锋过后,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4、“口”字形隔火法。当火场树木较多时,将耐火布展开,面向火锋,围绕在数棵树上,成“口”字形。或者用2号工具撑起固定,成“口”字形避火墙;其他人员卧倒于“口”字形避火墙内侧。火锋过后,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二)避火帐篷。避火帐篷采用长6米,宽4米的耐火布料制成。两端各有四个把手。将避火帐篷展开后,4名灭火队员分别将火锋一侧帐篷边缘和对应一侧边缘快速固定起来,2名灭火人员迅速钻进帐篷内,用2号工具(或木杆)将帐篷中间架起,其他灭火队员快速进入帐篷内,并腹卧地面躲避火锋;情况紧急时,也可直接铺盖在灭火队员身上,火锋过后,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三)避火罩衣。避火罩衣,采用长0.8米,宽0.5米、高1.5米的耐火布料制成,无袖,前部留有观察口。主要用于单兵避火。当火袭来时,迅速将避火罩衣套在身上,利用有利地形蹲下或卧倒;火锋过后,迅速突入火烧迹地内的安全地带,并脱下避火罩衣。

(四)避火伞。避火伞,采用耐火布料制成,结构与雨伞相似,伞面为长方形(长1米,宽0.9米),可单兵使用,也可多人配合使用。

1、单兵使用时,迎向火锋卧倒,将避火伞展开,依靠伞面躲避火锋;也可持伞卧倒避火,或者利用伞面顶住火锋,迅速冲出火线。

2、多人使用时,将避火伞展开,灭火队员相互协作,使用多个避火伞组成一道避火墙,迎向火锋避火,或向火烧迹地内的安全地带突围。

(五)防烟口罩和防烟眼镜。防烟口罩,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口罩内带有氧气输送管,并连接小型氧气瓶,灭火作战中单兵携带,主要是紧急避险中防止烟雾中毒或窒息。防烟眼镜,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眼镜边缘带有封闭式耐火布料,用松紧带固定于头部,主要是防止烟尘迷眼。灭火作战时,单兵需戴防烟口罩,烟雾过大或过浓时,以及紧急避险等情况下,将氧气输送管连接在口罩上,以解决短时间缺氧的问题。

十、脱衣避险在紧急避险过程中,当火烧至灭火队员衣服上时,应实施脱衣避险。

(一)单人自救。衣服燃烧时,迅速解开袖口按扣,两手抓住衣襟,猛力将衣扣拉开;并迅速弯腰、屈膝、低头,抓住后衣领,用力向前下方猛拉,将上衣脱下,并用脱下的衣服扑打其它起火部位。

(二)双人互救。遇险者迅速解开袖口按扣,将上衣上面两个扣子拉开,同时弯腰、屈膝、低头,两臂前伸;另一灭火队员用左(右)手抓住遇险者后衣领,迅速向后下方猛拉,将遇险者上衣脱下,并用脱下的衣服扑打遇险者其它起火部位。

(三)三人协同

1、抓衣襟法。遇险者迅速解开袖口按扣成弓步,两名灭火队员同时抓住遇险者衣襟,猛力将遇险者衣扣拉开,由前向后协力将遇险者上衣脱下,并用脱下的衣服扑打遇险者其它起火部位。

2、抓衣领法。遇险者迅速解开袖口按扣,2名灭火队员同时抓住遇险者衣襟,猛力将遇险者衣扣拉开,遇险者同时弯腰、屈膝、低头,两臂前伸;其中1名灭火队员抓住遇险者衣领,向后下方猛拉,将遇险者上衣脱下,并用脱下的衣服扑打遇险者其它起火部位。

第四部分 火场紧急险情处置

一、平坦地形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灾扩散面积大,火势发展猛烈。

2、烟雾扩散快。

3、风大时,火头前方易产生飞火。

4、可燃物垂直分布时,火焰高,立体蔓延。

5、火场整体变化小。

6、便于人员行动。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左后、右后方向快速转移。

2、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少的方向转移。

3、向粗大可燃物密集的方向转移。

4、来不及转移时,点火解围。

5、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

(三)注意的问题

1、周围树木较多,且是树冠火的情况下,不能点火解围。

2、点火解围时,必须与火锋拉开一定距离。

3、树冠火时,不能冲越火线避险。

二、山顶、山脊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接近山顶,易产生卷火。

2、火到达山顶,在山脊易发展成树冠火。

3、火越过山顶,向下坡蔓延时容易变成坐火。

4、山顶、山脊热对流强烈,燃烧猛烈,热量集中。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山的背风面或向山后下坡方向转移,快速离开山顶、山脊。

2、当火越过山顶形成下山火时,可冲越火线突围。

(三)注意的问题

1、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能沿山脊转移。

2、不能在山峰两侧的鞍部停留。

3、在山的背风面停留时间不能过长。

三、山沟口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冲到沟口时,易向沟口两侧蔓延形成卷火。

2、火冲出沟口遇上坡时,会快速扩大燃烧面积。

3、火在沟口易产生火旋风。

4、火出沟口遇下坡时易变成坐火。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左后、右后方向快速转移。

2、沟口前方是下坡时,向下坡方向撤离。

3、选择易燃可燃物最少的方向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不能在沟口两侧停留。

2、不能向沟口两侧高处攀登。

3、沟口前方是上坡时,不能向上坡撤离。

四、山沟谷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易燃可燃物比较集中。

2、易形成冲火。

3、烟雾大,浓度高,扩散慢,分布低。

4、人员向山谷两侧转移困难。

5、观察判断火情困难。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要充分利用沟谷内的河流避险。

2、选择易燃可燃物少的地段冲越火线突围。

3、无法转移时,就地点火解围。

(三)注意的问题不能盲目向沟谷两侧转移。

五、单口山谷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风向多变,火头发展方向不定,易形成上山火。

2、容易形成涡旋火。

3、烟雾大,浓度高,扩散慢。

4、不利于观察判断地形。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点上山火后进入火烧迹地。

2、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向火头蔓延的侧翼山脊方向转移后下山。

3、根据风向变化,向侧风方向撤离避险。

(三)注意的问题

1、点顺风火时,要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多地段。

2、人员转移到山脊后,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

六、在草塘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蔓延快、强度大、燃烧彻底。

2、大风条件下,易形成火爆。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离开草塘,转移至安全区域避险。

2、紧急情况下先避开火头,再从火翼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3、利用草塘中河流、水沟等避险。

4、点顺风火避险。

(三)注意的问题

1、冲入火线时,要选择可燃物分布较少或火势较弱地段。

2、点顺风火时,要选择易燃可燃物较多的地段。

3、草塘面积小时,要快速撤出草塘。

七、丘陵地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风向多变,在短时间内易产生多个火头。

2、山凹地带背风处是危险环境。

3、火蔓延时快时慢,高处快,低处慢。

4、火扩散范围广,人员转移困难。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利用下坡和凹地避开火锋,尔后选择火弱地段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或向安全地带转移。

2 、向侧风方向转移。

3、向易燃物少的方向转移。

4、注意选择火发展快的侧翼,斜向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内侧。

(三)注意的问题

1、在背风处和山凹地带不能长时间停留,先避火锋,同时考虑下步撤离方向。

2、向火头侧翼斜向突破火线时,必须观察好地形。3、发生树冠火时不能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

八、在陡坡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向山上蔓延时速度极快,热辐射强度大。

2、地势险要,人员行动不便。

3、燃烧物易滚落,在山下产生多个火点。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沿火势较弱的一侧山腰转移。

2、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向山下冲入火烧迹地。

3、在紧急情况下,利用空地或突出的岩石避火。

(三)注意的问题

组织人员向下坡冲越火线时,必须观察地形,防止摔伤。

九、林草过渡地带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林草过渡地带易燃可燃物多,草木立体燃烧,火强度高。

2、林草过渡地带是通风口,火势发展速度快。

3、林草过渡地带火场易形成小气候,火势变化大。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火头两侧后方转移。

2、向成林方向转移。

3、向侧风方向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在草和灌木混合地带不宜点火解围。

2、在林草过渡地带,尽量不要采取火线突围的方法。3、向成林方向转移后,向火的侧翼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不能在林内长时间停留。

十、针叶林内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针叶林内易发生树冠火。

2、针叶幼林地,火势猛,发展速度快。

3、树粗且密集地段,火发展速度相对慢,火强度高。

4、观察火情困难,风向变化不定。

5、林木密集,行动不便。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粗大树木多的方向转移。

2、向侧风方向转移。

3、树冠火时,尽量向阔叶林方向转移。

4、无法向火头两侧转移时,向侧后选择便于行进的方向撤离。

(三)注意的问题

1、不宜点火解围。

2、不宜突破火线。

3、不宜卧倒避火。

十一、阔叶林内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容易变成急进地表火。

2、烟雾在林内扩散较快。

3、大树密集的地方火焰低。

4、阔叶幼林地易形成树冠火。

5、人员在林内行动相对方便。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成林方向转移。

2、向火头两侧易燃可燃物少的地段转移。

3、在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可冲越火线突围。

4、条件允许时,可点火解围。

5、利用大树密集地段暂避火锋。

(三)注意的问题

1、点火解围时,注意选择易燃细小可燃物多的地段。

2、火线突围时,注意选择易燃可燃物少、人员便于通过的地段。

3、要注意采取预防烟雾中毒措施。

十二、灌木林内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强度高,热辐射强度大。

2、人员行动不便,紧急避险难度大。

3、灭火机具使用效能低。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侧风方向转移。

2、向植被稀疏的地段转移。

3、选择人员便于通过的方向撤离。

(三)注意的问题

1、不能点火解围。

2、不能冲越火线。

3、不能卧倒避火。

十三、采伐迹地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采伐迹地通风良好,采伐剩余物多,地被物干燥。

2、火势在采伐迹地比林内发展快,火势猛。

3、采伐迹地发生火灾,易产生小气候。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左右成林方向转移。

2、向大树密集的方向转移。

3、在采伐迹地周围已形成树冠火的情况下,向阔叶林方向转移。

4、有坡度的情况下,向下坡方向撤离。

(三)注意的问题

1、向成林方向转移时,不能选择上坡。

2、向林内转移时,要避开通风口和易燃物集中区域。

十四、遇草原火袭击时

(一)特点

1、草原火发展速度特别快。

2、避火锋的有利地形少。

3、烟雾扩散的面积大。

4、点火解围的有利条件多。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易燃物少的方向转移。

2、向侧风方向转移。

3、来不及转移时,点火解围。

4、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

5、情况特别紧急时,卧倒避火。

(三)注意的问题

1、点火解围时,要严密组织。

2、冲越火线时,选择安全地带,集中风力灭火机突围。

3、向火线突围时,要统一行动,防止人员分散。

十五、在林区居民地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林区居民点周围多与林地相邻,阻隔火灾困难。

2、居民点可燃物较多,易连片燃烧。

3、居民区人员情况比较复杂,组织转移困难。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风大时首先向侧风方向转移。

2、利用周围农田、河流、沙滩避险。

3、条件允许时,组织乘车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根据风向判断最先被火袭击的居民点区域,并提前采取措施。

2、注意分析易燃物特别集中的地段,作为转移重点。

3、掌握居民区人员情况,搞好分工,提高转移效率。

十六、车队开进遇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道路狭窄,车辆调头难。

2、路况不好,快速机动难。

3、车队行驶,指挥调整难。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道路较宽时,车辆就地调头折返。

2、道路较窄时,先倒车,后转移。

3、时间不允许时,组织人员徒步原路撤离。

4、情况特别紧急人员无法撤离时,组织车辆快速冲越火线。

(三)注意的问题

1、车辆调头时,要拉开车距。

2、组织倒车时,随时观察路况。

3、冲越火线时,要拉开车距,打开车灯,快速通过。

十七、接近火场遇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情况突然,不易判断火势蔓延方向。

2、环境不熟,不易选择有利地形避险。

3、人员慌乱,易造成指挥失控。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地形不熟时,按原路快速撤离。

2、火蔓延方向明确时,向火尾方向撤离。

3、利用地形避险时,先避火锋,再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指挥员要果断决策,指挥坚决。

2、不要盲目进入复杂地形区域。

3、向火尾方向转移时,要掌握风向变化。

4、选择有利地形避火锋时,宜选择下坡方向。

十八、机(索、滑)降后遇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情况不明,不易判断火势蔓延方向。

2、地形不熟,不易选择有利条件避险。

3、人员慌乱,易造成指挥失控。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易燃可燃物少的方向快速转移。

2、快速判明火势蔓延方向,向火头侧翼或火尾转移。

3、情况紧急时,选择火势较弱的地段冲越火线。

(三)注意的问题指挥员要保持冷静,判明火情,集中人员,统一行动,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避险。

十九、上山途中遇下山火袭击时

(一)特点

1、蔓延速度较慢。

2、风向变化时,火势易向一侧快速蔓延。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一般情况下,选择火势较弱地段,冲越火线。

2、火强度较大,人员无法接近火线时,选择可燃物少的地段待火势减弱时,向火线突围。

3、可燃物特别密集,火强度高,无法突围时,要快速向下坡方向撤离。

(三)注意的问题

1、在火势较弱时,要敢于接近,强行突破。

2、形成树冠火时,严禁冲越火线。

3、严禁顺风转移。

二十、下山途中遇上山火袭击时

(一)特点

1、上山火蔓延速度极快。

2、坡度越陡火发展速度越快。

3、山坡部位热量和烟雾比较集中。

4、灭火人员向后撤离特别困难。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组织人员快速向两侧转移。

2、选择易燃物少的地段冲越火线。

3、距离山顶较近时,快速越过,选择背坡、背风方向避险。

(三)注意的问题

1、冲越火线时,要选择粗大可燃物少的地段。

2、向两侧或山顶转移时,要选择易通过的地段。

二十一、点迎面火解围被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火势突变,不易控制。

2、烟雾较大,呼吸困难。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快速向火头两侧转移。

2、快速后撤一段距离,点顺风火,进入火烧迹地。

3、无法转移时,选择火势较弱地段,集中风力灭火机压制火锋,突破火线,进入火烧迹地。

(三)注意的问题

1、转移时,严防烟尘中毒。

2、点顺风火避险时,组织多人快速、同时点火。

3、人员行动要迅速、统一,防止混乱。

二十二、开设隔离带遇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火接近快,容易造成人员混乱。

2、火情不明,指挥员判断难度大。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依托隔离带,向火头侧翼转移。

2、沿隔离带内侧边缘点迎面火,加大隔离带宽度。

3、情况紧急时,在隔离带外侧点顺风火,并沿顺风火蔓延方向移动避险,同时严防烟尘中毒。

4、避开火头,突破火翼进入火烧迹地避险。

(三)注意的问题指挥员要保持冷静,正确判断火情,严密组织实施,确保避险顺利。

二十三、夜间遇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不易观察地形及可燃物分布情况。

2、不易掌握人员行动情况。

3、不易判明火势变化、蔓延方向及烟雾浓度。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周围有道路时,沿道路快速撤离。

2、向火光较弱方向转移。

3、条件允许时,向山后背风处和下坡方向转移。

4、向粗大可燃物集中的地域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要利用照明器材指示目标及行动方向。

2、要尽量判明烟雾浓度。

3、人员集中、统一行动。

4、沿下坡转移时,防止滚石伤人。

二十四、露营期间遇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事发突然,容易慌乱。

2、情况紧急时,携带装备物资困难。

3、不易判断风向和火头发展方向。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附近有高山时,向山的背风处转移。

2、向易燃可燃物少的方向转移。

3、利用河流、道路避险。

(三)注意的问题

1、指挥员要严密组织,统一行动,随时判断风向和火头发展方向。

2、来不及携带宿营物资时,暂时放在低洼处。

二十五、遇浓烟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在大的山谷或复杂地形内,可能长时间被烟雾围困或摆脱不了烟雾袭击。

2、长时间受烟雾侵袭,容易造成呼吸和快速行动困难。

3、烟雾浓度特别大时,极易导致人员在短时间内中毒昏迷,解救困难。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组织人员向侧风方向转移,从根本上摆脱烟雾侵袭。

2、在已判明附近没有明火的情况下,注意向高处机动,先摆脱烟雾,再向安全地带转移。

3、烟雾大,但明火弱,对人威胁不大时,向火头侧翼转移。

4、在没有明火袭击的情况下,采取卧倒方式暂避烟雾侵袭,然后再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指挥员要注意判定风向,快速确定转移方向。

2、人员要低姿行动,尽可能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烟雾侵袭。

3、在摆脱烟雾侵袭的同时,要防止被火袭击。

二十六、遇急进地表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头向前推进速度特别快。

2、火场易形成椭圆形。

3、两翼火线火强度相对弱。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侧风方向转移。

2、向火头两侧转移。

3、选择有利地形(背风处)先避火烽后转移。

4、选择易燃物少的地段卧倒避火。

5、选择易燃物多的地段,点火解围。

6、选择火势较弱的地段,冲越火线。

(三)注意的问题

1、指挥员组织要快,人员行动要快。

2、尽量避开上坡、沟谷和易燃物垂直分布地段。

二十七、大风天气下遇火袭击时

(一)特点

1、火灾蔓延速度特别快,火势迅猛。

2、火情变化大,地形复杂时易出现多个火头。

3、易产生飞火、火爆、火旋风、对流柱等行为。

4、火遇针叶林、幼林地时易形成急进树冠火。

5、火遇阔叶林内草地易形成急进地表火。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向侧风方向快速转移。

2、注意避开草地和幼林地向成林方向转移。

3、选择易燃物少的地段,可集中风力灭火机突破火线。

4、遇草原火无法转移时,可实施点火解围。

5、在易燃物少的地段,遇火袭击无法转移时可先卧倒避火锋,再向安全地带转移。

6、情况紧急时可利用各种有利地形地物或防护器材,先避火烽,再转到安全地带。

7、条件允许时,可向山的背风处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要密切注意风向和火头、火尾的发展方向。

2、特别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和易燃可燃物。

3、点火解围时,要选择易燃物较多的地段。

二十八、扑救上山火两翼火线,风向突变遇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因风向突变,上山火主要向山的某一侧快速扩散。

2、由于灭火人员处在斜坡上,行动不便,撤离困难。

3、由于风向突变,在火场侧翼火线投入灭火人员,易被火围困。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组织人员快速向下坡方向转移。

2、向易燃可燃物少的方向转移。

3、选择火势较弱的地段,突破火线向火烧迹地转移。

(三)注意的问题

1、防止人员向上坡移动。

2、发生树冠火时,尽量不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

二十九、与地方群众协同灭火被火袭击时

(一)可能出现的情况

1、惊慌失措、到处乱跑。

2、组织避险难度大。

3、缺乏紧急避险常识和防护措施,易造成伤亡和烟雾中毒。

(二)紧急避险的方法

1、根据周围地形、植被的分布情况,选择转移地域,组织被困群众快速撤离。

2、选择火势较弱地段,集中风力灭火机突破火线解救。

3、来不及解救时,快速组织抢救伤员。

(三)注意的问题火势较大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组织解救,要善于利用各种有效措施,积极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和灭火人员的伤亡。

来源丨水枪人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