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而美国的独立,不仅对英国殖民地经济影响巨大,更重要的是也影响到英国本土的社会稳定和治安环境。
这是因为在此之前,英国人主要是开发美洲土地,用来种植棉花和烟草,收成后又运回英国的工厂加工成为棉布和香烟,出售到世界各国以获取利润。
而种植园中的工人,除了从非洲购买的黑人奴隶外,还有从英国本土流放过来的各种罪犯,所以自从美国独立之后,英国就失去了他们最大的“监狱”。
此时又正值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阶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劳动力过剩,失业率高涨,衍生出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像伦敦、伯明翰等大城市简直成为了罪恶之都,失业的人们只能靠偷抢盗等犯罪手段过活,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监狱更是人满为患。
虽然英国在美洲的另一块殖民地加拿大还没有独立,但是加拿大距离美国太近,英国人怕流放到加拿大的罪犯也学美国人一样,反抗英国统治搞独立,而且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还受到法国的干扰,于是就停止了向北美流放犯人。
被流放的英国罪犯
于是为了解决国内监狱爆满的问题,英国政府刚开始采取了“*鸡儆猴”的策略,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法律,出台了220多项死刑罪名。
另外,当时英国的法律对无业人群很是残苛,比如无业者被警察第一次抓到就要遭到鞭打,第二次被抓到就要割去耳朵,第三次抓到就割去鼻子甚至绞死。
当时英国政府认为这样做,可以逼迫人们主动去找工作就业,好让无业者们放弃偷抢盗的违法手段过活,以此来降低犯罪率。
可是此时的城市人口真的太多了,工厂岗位完全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就业需要,这又给资本家们创造了大量吸血机会,许多工厂故意降低工资和强迫工人加班,就摆明了告诉你:“爱干不干,反正想*人有的是!”
这样一来,连正经上班的普通工人,也无法靠微薄的工资生活,纷纷走上了犯罪道路,导致英国的犯罪率不仅没降,反而直线上升。
工业革命期间的英国,一面是灯红酒绿,一面是乱象丛生
英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严苛的法律不仅没能起到*一儆百的效果,相反加深了社会矛盾。于是英国议会在经过了数年的讨论之后,决定提高殖民成本,准备开发澳大利亚成为新的罪犯流放地。
公元1787年5月,在英国内政大臣悉尼子爵的提议下,英国政府正式任命皇家海军上将亚瑟·菲利普为新南威尔士(今天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一个州)总督,率领一支由211名士兵和83名军医及其家属成员组成的殖民舰队,押送736名死刑犯前往澳大利亚进行殖民活动。
在经过了半年多的航行后,殖民舰队来到了澳大利亚植物湾附近,但是他们并没有登陆定居,而是顺着植物湾沿岸又航行了一个月,最终在1788年1月26日这一天,他们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好地方,这里水深适合停靠大船,土壤肥沃,也有充足的淡水。
于是舰队司令菲利普决定就在这里盖城镇中心,建立殖民地,并以促成这次航行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子爵的名字命名了这里,也就是今天澳大利亚国内最大、世界第六大的国际都市——悉尼,同样1月26日也从此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澳大利亚日。
澳大利亚的地标建筑——悉尼歌剧院
自从这一天起,英国就开始源源不断的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到1868年最后一批流放犯抵达澳大利亚为止,英国总共向澳大利亚输出了近17万名罪犯。
而这些来到澳大利亚的流放犯,可以说他们是不幸的,也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他们来这里可不是度假旅游的,也不是单纯的换个监狱关押而已,他们在澳大利亚要负责垦荒采矿、修路建房、种地牧羊等工作,每天的工作长达十二个小时以上。
而且在殖民早期阶段被澳大利亚史学家称之为“饿肚子的暗黑年代”。因为当时第一批殖民者在路过南非开普敦时,认为澳大利亚和南非都同属于南半球,纬度也差不多,于是在南非购买了大量的农作物种子带到澳大利亚进行种植。
但是到了年底,澳大利亚的农场上却颗粒无收,之后的几年中,澳大利亚殖民地又换了不同的种子进行种植,依旧没多大的收成,只能靠英国本土或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救济,才能勉强过活。
之所以会这样,后来人们才发现南非虽然地处南半球,但是受到气压带和季风以及暖流的影响,所呈现的是夏季干燥、冬季多雨的地中海气候类型。而悉尼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雨平均,雨量更是比南非多出一倍以上,南非来的植物基本上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