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一般有哪几种,新手写作入门基本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13:17:26

写作课|(十五)写好文章的八大修辞手法,你掌握了吗?

八大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以下给大家编辑的八大修辞手法及作用并举例,希望大家的文章妙笔生花。

一、比 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

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

(1)她的笑容花一样的灿烂。

(2)小明跑得像兔子。

(3)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二、拟 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2、表达效果

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

(1)小鸟在歌唱,蝴蝶在舞蹈。

(2)那些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小摇篮里。

三、夸 张

1、定义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2、三个要素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3、典型例句

(1)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2)针尖大的地方,怎么能站人呢?

(3)一年一晃就过去了。

四、排 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2、表达效果

(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

(1)雨是最寻常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写作手法一般有哪几种,新手写作入门基本功(1)

五、对 偶

1、定义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2、表达效果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3、典型例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六、引用

1、定义

引用: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2、表达效果

深化主题。

3、典型例句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七、设 问

1、定义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2、表达效果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3、典型例句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2)他不爱她了吗?不,他只是现在思想有点转不过弯来罢了。

八、反 问

1、定义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2、表达效果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3、典型例句

(1)这难道不漂亮吗?

(2)下雨了就不去了吗?

以上八种文章的修辞手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