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一些玄幻的标签,实际上梦为了解个体心理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解梦或许是走入人类内心的另一种方式。
“我跟你说,我最近做的梦可以串成一个故事”
“梦见蛇、前任、鬼,梦见被追*、亲人去世等等这是给我的暗示吗”
“现实与梦是相反的还是梦会预期现实”
......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见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人们把梦看成是无关痛痒的谈资,另一方面,人们又总是试图从梦中得到半信半疑的暗示。
说到梦,就不得不提“周公解梦”和弗洛伊德这位老爷子的《梦的解析》。
那么二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举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梦见健在的亲人离世”代表什么?
“周公解梦”:“梦见健康的亲人去世,则意味着此亲人会增寿。如果亲人正在重病中或者你非常担心失去某人,这时梦见此人的死亡可能表示一种担心和焦虑。同时不排除先兆性的梦。”
弗洛伊德:梦见亲人去世是潜意识里希望亲人离世的表现,往往与个体童年被该亲人欺负、因某件事怨恨该亲人有关。
可以看出,“周公解梦”具有明显的古代人的思想痕迹,即噩梦往往是好的解释,以通过迷信起到安慰的作用,并且梦中的意象常常是和现实相似意象对应;
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则认为“梦代表人们潜意识里愿望的实现、梦是通往潜意识的通道”,并尤其强调性欲和攻击的*等等。但实际上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现实但在这里,我们不谈这两种常见的解梦思路。
其实,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等对梦做了大量研究,当前常见的释梦理论就有十余种,例如荣格学派认为梦描述成给予做梦者的讯息,可以帮助做梦者自我改善;Jie Zhang则在脑科学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连续活化理论解释梦为什么具有连续性或突然转变等。
关于梦是什么的研究也很多,其中一个理论认为,睡觉的时候,我们的很多感觉器官已经不那么灵敏了,但是大脑里面储存的信息还是在活跃,它用一种不同于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是一种形象化的原始认知去把这些信息编织成一个故事,也就是梦。
这样说似乎有些抽象,这么说吧,我们个体有清醒和睡眠的时候,对应的我们也具有两种认知方式。
其中,梦中世界的认知是主观的,依靠的是原始逻辑,即梦实际上是个人内心真实心态的反映,比如,富可敌国的人常做侵家荡产的梦可能反映Ta过得并不快乐。
原始逻辑主要遵循3个定律:
(1)相似律,即在梦的这种思考中,外部相似的东西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如你有一个讨厌的人,当你再次遇到类似面相的人也会认为他哈你讨厌的人本质类似-“以貌取人”;
(2)接近律,即两个东西曾在时间或空间上很接近,就认为这两个东西有关。如你喜欢的人戴着向日葵的发卡,你看到向日葵时也会有喜欢的感觉;
(3)辐射律,即把心理活动的影响辐射在其他活动上,如心情不好就觉得天昏地暗、心情好就觉得周围一切都很明媚等。
按照这些定律产生现实认知往往是不被认可的,但是在梦中确实可以被接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睡眠中的梦不就类似于我们清醒时对感知的事物的认识吗?
释梦自然也是在理解梦的基础上发生的。
如,不同的梦实际上可能反映同一个问题,还是举例子说明,你梦见和未婚妻一起做饭,梦见和结婚无关但是可能涉及到相关的细节等,这可能都意味着你最近对结婚这件事是比较看重的(或许是焦虑等心态)。
再如,人们都很关心梦是不是可以预见未来,即预言梦,按照这种理论来看,个体很可能受到梦的暗示,因此在生活中就按照“暗示”这么做了,自然就是“梦想成真”了......
借用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咨询与治疗师朱建军的话说,“懂梦的人,最清醒”。
总之,我们需要持有一种开放的态度看待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对梦进行这样那样复杂的解读,毕竟解梦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即使反复看梦往往也只能从一个层面得到一点启发。
最后,希望大家保持好的心态就好,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美梦成真”~
- The End -
作者 | 神笔马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