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各个方面的评价,家长评价孩子存在的问题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17:21:10

家长对孩子各个方面的评价,家长评价孩子存在的问题(1)

评价孩子,主观表达好还是客观陈述好?

评价时的语气和表情要注意什么?

怎么把握评价的分寸?

全景式数学教育倡导者、特级教师张宏伟在“当代教育家学堂首届家庭教育峰会”上对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给出意见。

从对孩子言行评价的几种情况说起

家长对孩子各个方面的评价,家长评价孩子存在的问题(2)

家庭教育中,我们始终离不开对孩子的言行等进行评价的。

如果一天,你按照老师作业要求,帮孩子听写了五个生字,结果他写错了三个。常见的家长评价和反应有以下七种:

家长①:哇,儿子,你能默写对两个,已经很棒了!剩下的这三个我相信你多练几遍一定能默对。

家长②:狠点几下额头,甚至打几巴掌,写去!

家长③:你怎么学的!在学校你干什么了?!

家长④:满脸阴云:抄10遍,再来默。

家长⑤:这3个错了,去想办法练会,相信你能行。

家长⑥:这2个字是对的

家长⑦:这3个字错了。

请各位家长停止阅读,先想一想:

你最接近哪一个?

你认为哪一个最好?

家长对孩子各个方面的评价,家长评价孩子存在的问题(3)

答案:较好的是第六和第七个,因为他们是客观的陈述,而不是主观的表达。很多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主、客观教育。从小就让孩子分清和明白,哪些是客观的,哪些是主观的;凡是客观的你是可以相信的,凡是主观的你都可以质疑的。六、七中,第六个又更好些,它被称为“积极的客观”——因为你只要说两个是对的,他自然知道那3个是错的。

但要注意的是:家长选择第六种客观描述时,要特别特别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表情,因为语气和表情也往往会很主观,我们应该以平和,波澜不惊、温婉客观的语气和表情去陈述客观事实:“这两个字是对的。”到此为止,此外,一句话也必多说了。多说一句也许可能就会伤到一些敏感的孩子的,因为,他此时对自己默写的结果实际是心中有数的,拿给你检查之前就已经忐忑不安、隐隐担心了。

评价越客观越有力量

我们都知道“客观地待人和对事”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修养,但是,在日常评论人和事时,处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对象,我们客观程度的选择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当我们当面评价别人的时候,往往都有所顾忌,继而注意分寸,便会更主动、更多地客观一些。但是,在自己家里面,面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往往没有任何顾忌,往往表现得越随意、越主观、越情绪。因此,日常,我们和自己孩子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警觉、努力克制和不断修炼这一点,尽力地做到最少地主观、最大地客观——因为,评价是越客观越有力量。

那么,在家里哪些方式和方法,可以帮我们评价更客观,继而也引导孩子更客观呢?下面就提供7个客观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1. 先看见人,后看见事。(比如:我们先看见的不是碗被打烂了,而是我的孩子遇到了什么?孩子没有伤到吧……)

2.这样定位自己的角色:“我是观察者,不是评价者。”——只陈述事,不评价事,尤其不要去评价人本身。

3.非十分必要不参与、不陈述。

4.不对的事≠不对的目的≠不对的心意,更≠不对的孩子。

5.凡事有弊必有益,缺少的只是看见,家长要总能先看见所谓孩子做的“坏事”中的益。

6.把自己变成孩子,去把他做的事情想象着经历一遍,再决定是不是陈述、怎么陈述。

7.“凡人看果,菩萨看因”——事情一经发生,家长要从关注事件的好坏,迅速转移向反思“发生这件事的客观原因”。

内容来源:张宏伟老师在当代教育家学堂首届家庭教育峰会上的讲座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