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婚姻关系图,杨振宁家的人物关系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6 04:45:21

2004年,一段看似惊世骇俗的“爷孙恋”惊动了世人,82岁杨振宁再娶28岁翁帆的新闻,占据了各大报纸的版面。两人足足相差54岁,从年龄上说确实差了两辈,对这段婚姻世人众说纷纭,有人送上祝福,但更多的人表示不解,甚至不少人认为这婚姻是出于功利,各取所需,断定婚姻长不了。

但如果你了解了杨振宁的原配夫人杜致礼,再对照她和翁帆的照片,你就会惊讶于两人不仅神似,而且外貌也十分接近。

杜致礼出生于1927年,出身更是非同小可。她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高级将领杜聿明,毕业于黄埔军校,抗日名将。杜致礼作为长女,倍受父母宠爱,特别是知书达理的母亲对她影响尤深。优渥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喜欢声乐、文学,且很有天赋,是当年真正的上海滩名媛。

杨振宁婚姻关系图,杨振宁家的人物关系图(1)

杜致礼和杨振宁当时其实是纯粹的师生关系。那是在1944年,杨振宁就职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而年方17的杜致礼刚好就读于该校,两人因此得以相识,但也仅限于师生之谊。

没过多久,杨振宁远赴美国留学深造,两人远隔重洋,并无联系。总以为当年一别,从此各奔前程,人生的轨迹再也不可能重合。

1947年年底,各方面出类拔萃的杜致礼在宋美龄的亲自安排下,只身来到美国卫斯理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因为弟弟就读于普林斯顿中学,她也时不时去看望弟弟。

这世间可能真有缘分这回事。就在1949年12月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在普林斯顿的一家饭店就餐,她一边心不在焉地吃着,一边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此情此景,不由得让她陡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飘零之感。

突然,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出现在她的眼中,定睛一看,竟是杨振宁老师。把她惊喜得快步跑出门去,连声喊道:“杨老师”。杨振宁闻声驻足,发现竟是自己的学生杜致礼,两人都没想到会在美国相遇,自是喜出望外,于是借坐餐馆,畅叙师生情谊。聊得酣畅处,愈觉投机,互留了联系方式。

杨振宁婚姻关系图,杨振宁家的人物关系图(2)

那时的杜致礼正值20出头的妙龄,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浓浓的青春气息,且又不失温婉优雅,正当年轻的杨振宁被杜致礼的美丽及才华深深吸引,不知不觉中已情愫暗生。每逢周末,杨振宁常常主动邀约杜致礼一起郊游,杨振宁为了杜致礼特意延长了在普林斯顿的逗留时间。

相处日久,两个势均力敌的年轻人顺理成章地相爱了,并于1950年8月26日喜结连理,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次年,长子杨光诺出生,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为了支持杨振宁专心搞科研,杜致礼渐渐回归家庭,她打理家务,教养孩子,把自己的音乐、文学的才华渗透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中,让杨振宁潜心科研,无后顾之忧。

杨振宁在杜致礼的倾力辅助下,心无旁骛,醉心研究。有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57年,杨振宁荣获诺贝尔物理奖。授奖当天,杜致礼在台下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丈夫取得的成就,更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得的美誉,在科研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随着孩子的长大,杜致礼渐渐从家庭琐碎中抽身出来,常常陪伴杨振宁出席各种会议及学术活动,她不仅悉心照顾杨振宁的饮食起居,更是他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杨振宁婚姻关系图,杨振宁家的人物关系图(3)

杨振宁尽管身在美国,心却常常记挂着祖国。70年代就开始推动中美学术交流,并乐此不疲。1995年,杨振宁携夫人出席在汕头大学举行的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大会,当时还是大一学生的翁帆因品学兼优,英语口语流利,被选拔为专门接待杨振宁夫妇的人选。

杨振宁夫妇初次见到翁帆时,都有些诧异,翁帆就像年轻版的杜致礼,三人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接下来的大会过程中,翁帆全程陪同,翁帆虽然年纪不大,但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言谈举止温和有礼,颇得杨振宁夫妇的欣赏和喜欢。

翁帆对享誉全球的杨振宁的满腹才华自是钦敬不已,对夫人杜致礼的雍容优雅的谈吐更是仰慕。等到大会行将结束,三人相处得已是相当融洽。分别前,彼此互留了通讯方式。此后,也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杨振宁夫妇常常勉励翁帆好好学习。

杨振宁夫妇志同道合,几十年相扶相依,感情甚笃。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杜致礼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相伴了53年的爱妻突然离世给杨振宁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他看着夫人用过的东西,看过的书,凡是家中有着夫人痕迹的所有,都会令杨振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情绪一度陷入低落中。

杨振宁婚姻关系图,杨振宁家的人物关系图(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