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虚拟了一个叫「行人靠左」的影视公司,讲的是公司里的「屌丝员工」智斗好色老板的故事。如果你没有听过或看过这部片子,那也不用找来看了,它的豆瓣评分是 5.4。
有熟悉饺子的影评人把它称为「饺克力的『情色』转型」,委婉表示,「我所希望的是饺克力的片子既能有很高的点击量,又能给我们带来更有营养的文化消费价值,而不只是情色和暴力充斥的低级趣味。」还有更不客气的观众当时直接在豆瓣留言:
《打,打个大西瓜》完全是为了自我而创作,脱离了任何利益关系诱惑,没有任何外界压力,花三年时间潜心创作方能一鸣惊人。只可惜的是后来被央视和政府扶持了…从这以后你就不是自己了,那张网就已经出现在你的身上。学学卡梅隆,宁缺毋滥,4 年多就推出这么个作品,别说观众,你对得起自己么?
这部片子是怎么来的?
2010 年,有一部叫《老男孩》的微电影风靡全国,成为年度最热话题,广告导演肖央凭借这部片子获得了进入梦寐以求的电影行业的资格。这部片子来自优酷的原创电影计划——优酷出品的「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算是彼时由视频网站主导的互联网自制内容,也就是网剧的滥觞。
《老板的女人》同样出自这个计划,作为动画片的代表,饺克力并没有获得太多关注。2013 年,进入第四季的优酷出品「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已经有《泡芙小姐》这样相对成功的都市动画短片。
优酷出品的操盘人是前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卢梵溪,90 后。优酷出品原先只是一个为了说服对贴片广告接受度不高的广告主,以网剧的形式投放广告的商业项目,卢梵溪很大胆,他把广告预算转化成了拍片的经费,造就了《老男孩》这样的现象级微电影。
还有段故事,2011 年的优酷出品的主题是「幸福 59 厘米」,罗永浩的《小马》是这个系列微电影的压轴作品,最后雷声大雨点小,片子评价尚可,但远远没有达到「火爆」的预期。
在各种报道中,高考状元出身的卢梵溪「不务正业」,跑到法国学电影,又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感兴趣,90 后的身份又让他对互联网有超强的感知力,用极少的资源四两拨千斤,优酷出品只能出于他,成于他。
卢梵溪在接受阑夕采访时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是因为他善于连接各种人物,并发掘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老男孩》成名之前,筷子兄弟都快解散了;叫兽易小星恶搞成名,但一直想要拍正经电影,业余时间苦心拍了 5 部,也没有被主流影视公司注意到。他们的共性就是都被压制到了相当程度,而又积蓄了非常大的力量,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点开一个口,爆发是一定的。
3
饺子的动画片在这样的体系中是水土不服的。
看得出来,他在尽量迎合当时的热点:「屌丝」、恶搞、情色擦边球……网剧和微电影要用小成本撬动大的播放量和关注度,当时这是最有效的套路。
但动画片不行。
饺子介绍过中国动画行业的现状,一方面,游戏行业和国外大片对代工的需求,让国内的三维动画特效制作有了一定的积累,另一方面,这个行业还非常不成熟,从创意到具体实现,导演很多时候要亲力亲为,向技术人员描述自己想要的效果。作为对比,国外成熟的动画体系中,导演提出一个想法后,特效公司会直接给出几种方案备选。
▲饺子. 图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
做高质量的动画片,是一个从 0 到 1,涉及剧本创作、创意、制作、项目管理、融资等环节的复杂工程,当没有足够的借鉴时,只能靠时间来一点点磨。
饺子遇到了彩条屋,这是光线传媒在 2015 年成立的专注于动画、玄幻电影的公司。
和优酷出品一样,彩条屋也同时押宝了多个项目,成立时的发布会上,彩条屋就宣布投资了 13 家动漫公司,筹备中的作品有 22 部,包括《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大圣闹天宫》和《深海》,不思凡的《大护法》、饺子的《哪吒降世》、封神宇宙的另一部作品《姜子牙》,以及低龄向的《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