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周年文案短句干净,励志文案短句干净治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9 16:06:50

每一颗苍天大树下,都有一颗坚实的种子,在萌发之前,没有人知道种子能蕴含着磅礴的力量支撑着大树。

对于合肥高新区来说,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高新股份)就好比那一颗种子,从发芽,到生根,到最后破土而出,成为参天大树,用了近二十年。

二十年,合肥高新股份一直坚守“匠心筑城、产业兴城”的理念,以“园”为道,向“新”而行,先后开发运营了中国声谷、合肥创新产业园系列、明珠产业园系列等10多个主题产业园区,总开发运营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聚集各类科技创新型企业近4000家,公司成长为集投资、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管理等业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综合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商,承担着为合肥高新区打造产业平台、服务招商引资引智的重要服务职能,在合肥高新区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各个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公司周年文案短句干净,励志文案短句干净治愈(1)

合肥高新股份公司

二十年峥嵘岁月,合肥高新股份的飞速成长是在合肥高新区高速发展的怀抱中完成的。

二十年披荆斩棘,合肥高新股份的快速壮大是在诸多领导和员工的辛勤付出合力下完成的。

二十年奋楫争先,合肥高新股份的发展强盛是在国内领军和行业头部的合作伙伴集结下共同完成的。

时光的脚步轻舞飞扬,她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见证着合肥高新股份从弱到强,见证着其业务由单一到多元,见证着合肥高新股份开发的园区从“1.0”到“4.0”的变革,见证着合肥高新股份从重资产开发模式通过REITs实现轻资产运营模式的转变。

2022年12月,合肥高新股份迎来20周年生日。在重大历史时刻,我们总会回望过去,让历史之光照亮前路,鉴往知来。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前行,亦是最好的纪念。

致岁月:创新就是要“先人一步”

时光倒回到20年前,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2001年,国家科技部适时提出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目标。

合肥高新区以此为契机,确定要大胆进行资本运作,将优质企业推向资本市场上市,使高新区价值之终极展现,并提出开展企业改制上市的框架要求,随后组织人员考察学习和调研,成立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立改制工作组和由相关人员组成的上市工作组。同时聘请证券、律师、会计师及资产评估等机构,起草论证改制方案。合肥高新股份的雏形慢慢显现。

2002年12月17日,经合肥市政府同意,合肥市经贸委向省经贸委提交了《关于设立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的请示》。

2002年12月22日,安徽省经贸委批复同意设立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2月24日,合肥高新股份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大会,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

2002年12月25日,办理工商登记。

2002年12月28日,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在全国企业股份制改革活力迸发之际,合肥高新区成立直属国有股份制公司,表明合肥高新区领导班子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完善考核管理办法,提升国有企业内生动力有着迫切需求。

“合肥高新区二次创业时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是惊人的,资金紧缺成为当时阻碍区域提速发展的‘绊脚石’。当时的决策层脑海中迸出了全新思路——成立自己的股份制企业,通过定向募集资金,组建和培养一支新的队伍,形成园区新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力量,提速园区开发建设,成为合肥高新区二次创业成功实施的关键。在这个历史节点上,高新区管委会是带着历史使命的,要合肥高新股份最终飞起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原副调研员程波回忆说。

对于合肥高新股份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携带着“改革创新因子”,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管委会部署的各项年度工作任务前提下,优化体制机制、发展壮大主营业务、强化工作创新,勇于先行先试实践探索,蓄积更多的力量更好地为园区企业服务。

至于这个市场怎么走,怎么开拓,对于起步阶段的合肥高新股份来说,也意味着要“摸着石头过河”。

时任合肥高新股份董事长程振革发现,没有自营的业务完全靠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给项目做,就等同于合肥高新股份没有自身的造血功能,必须迈出去闯出一番世界。

2004年开始,合肥高新股份一边承担合肥高新区基础设施与配套建设任务,一边努力做市场调研,找寻新的发展机遇。

2005年,合肥高新股份将目光聚焦到经营性房产开发上,通过竞拍方式取得了铜陵市中心81亩土地开发权,项目名为“中央华庭”,标志着合肥高新股份在进军经营性房产开发、做大做强市场化业务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公司周年文案短句干净,励志文案短句干净治愈(2)

复建安置小区——蜀南庭院

如果说“中央华庭”项目是合肥高新股份进军铜陵市场的首推作品,那么后续的“和一花园”、“蜀山·新天地”等一个个经营性房产项目的相继投入,为合肥高新股份走市场化道路改革注入“强心剂”,也给高新区管委会吃下了一粒“定心丸”,做“改革先行者”的精神在高新股份有了一致的共识。

但世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2008年,全球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融资平台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随后,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和监督。

2010年,合肥高新股份根据高新区体制改革要求及自身发展需要,调整经营结构,推动战略转型,重新确立了工业地产、经营性房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三车并驱的经营业务体系。

随着转型工作的不断深入,合肥高新股份上下已高度意识到:唯有“服务园区”并且深耕专业,才能名副其实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把传统产业升级好,把新兴产业培育大,为合肥高新区大跨步发展贡献必尽之力,扛起“高”“新”发展的国企担当。

致梦想:从1.0到4.0打造梦想家园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这里曾经偏僻冷清,然而,今天这里却像现代化国际新城,园里建筑别致现代,树木花草葱茏迷人,这里更是一片热土,创业者成就梦想的热土,这就是坐落于合肥高新区腹地的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每一个来到创新产业园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初来乍到的,都会感叹它的清新和美丽;常来常往的,则感叹它的日新月异。二十年前,当合肥高新区把它打造成安徽省最大的创新平台时,也许并没有想到,它将带给合肥高新区是怎样一种蜕变和影响。

在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梦想可以成真,这里是一个梦想的汇聚地。

和创业者一样,合肥高新股份也有着自己的梦想,它是对创业者梦想的延伸和拓展,是公司前进的源动力。

“梦想”是一个听起来非常浪漫的词语,但是,这种浪漫也多源于它的道路曲折,并且一个坚定梦想的人,总会坚定地工作和奋斗。合肥高新股份一直坚守的梦想就是为来到合肥高新区创业的人们打造一个梦想的家园。为此,合肥高新股份在园区建设方面紧跟国家战略,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高新产业,让园区不断实现迭代更新。从“建筑形式与功能单一的工业厂房”,到“产城融合、功能集成、配套齐全、产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园区,在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葛子勤看来,合肥高新股份的产业园区运营经过数次迭代,已历经4次升级:

第一代1.0版园区,提供物理空间,制造标准化的车间式厂房(信息产业园、创意孵化基地、科技实业园、中试科技园等);

第二代2.0版园区,开始注重环境创业营造,产研一体式独栋小楼周围有绿化有水系(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公共安全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明珠产业园等);

第三代3.0版园区,追求品质,有地标性建筑,多功能公园式办公楼(中国声谷、创新产业园三期、大数据产业园、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总部基地等);

第四代4.0版园区,更加体现产业氛围,全产业链主题园区,搭载更多的内容,涵盖了高新区的最新发展战略和国家战略(科大硅谷、声谷产业园四期、中国安全谷等)。

故事有魔力才能吸引人,放在建筑上,也是如此。在合肥高新区的每一栋建筑,都有一个值得细说的故事。

在去年3月交付的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中,位于核心位置的A6楼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随着园区企业不断入驻,这样的独栋已成为稀缺资源,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而合肥高新股份通过综合考量,本着留住人才和高精尖项目的原则,将该栋楼使用权交给一家企业,甚至为了配合企业专业设备验收,还专门腾出公用地下车库位置给企业专用。这种极致化的绿色服务,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产业园区运营商的服务范围,让企业负责人认为,在合肥高新区创业没有后顾之忧。

公司周年文案短句干净,励志文案短句干净治愈(3)

中科普瑞昇

这家企业就是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普瑞昇”),在安徽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是一家明星企业。公司2015年成立以来,长期致力于解决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缺芯”之痛,用5年时间集中攻克了肿瘤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瓶颈,成为国内首个以聚焦癌症原代细胞资源以及衍生科技资源为特色的“可再生”生物样本库。

就是这样一家具有独角兽潜力的公司,创始人起初刚回国来到合肥科学岛,其实并没有创办企业的想法。在合肥高新区多方关心与引导下,创始人决定在园区创办公司,如今,其公司在安徽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已崭露头角。

日前,中科普瑞昇生物样本库(癌症原代细胞资源项目)正式获批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资质,将大力推动国内肿瘤新药研发以及肿瘤患者的个体化诊疗进程。为支持中科普瑞昇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可再生癌症原代细胞生物银行,合肥高新区在大健康大数据产业园附近一公里提供了占地57亩的地块,由合肥高新股份成立专班,再次为中科普瑞昇量身打造一个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共8栋建筑的产业园。

“公司正处于发展最主要关键阶段,一方面迫切需要物理空间来存放样本库,另一方面如果公司背负上很多债务,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中科普瑞昇的总经理任涛博士向记者透露了公司的难处。“当时合肥高新股份领导对产业园的进度十分关心,事无巨细,只要我们有难处,他们肯定来协调,然后作出精准的答复,特别是在资金方面,合肥高新股份还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政策,即分期付清房款,而且在前面几年每年交的费用很少,这也是说明合肥高新区看中了我们企业的发展。”

可以看出,合肥高新股份已不单纯只追求经济社会效益,而是与在合肥高新区扎根的企业一同价值共创,最终致力于打造合肥高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从提供单纯的空间载体转变为提供专业的产业运营服务。

此次,让记者感受更为深刻的体会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合肥高新股份对奋斗的追求的步伐不会停歇,并且会将奋斗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致奋斗:发展就是要突围盈利

2012年,对于合肥高新股份来说意义非凡。

这一年,合肥高新股份公司正式退出政府融资平台,成为合肥高新区管委会融资工作的重要载体;这一年,合肥创新产业园二期开工建设,公司再次迈出跨越式发展的新步伐;这一年,公司正式确定了“服务园区、打造工业地产第一品牌”的发展战略,开启了更加艰辛、更为壮阔的创业征程。

时在变,势也变;时再变,志不能变,发展的决心亦不会变。

伴随着合肥高新区的快速发展,合肥高新股份的项目供不应求。从深冬到初夏,从规划到开工,在泥泞中跋涉,在荒地中起步,创新产业园、创新大厦、明珠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强势起步、迅速开局,奋力跑出了“高新速度”。

然而,随着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合肥高新股份感觉到垫资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资金周转企业永远无法做大做强。为此,合肥高新股份积极调整融资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主动储备债券项目发行审批;优化融资结构,从中长短结合转变为以中长为主;灵活搭配融资对象,全方位接触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

公司周年文案短句干净,励志文案短句干净治愈(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