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知道运动有益于健康,但一想到运动后整个人会好累、好痛苦,就不想动了!”
而《惊人的超慢跑》中提出,你之所以会觉得运动很痛苦,并不是因为你不善于运动,也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而是因为你的身体,负荷不了这个运动的强度而已。
作者梅方久仁子是体育课上的差生,体育成绩一直不及格。
成为职业作家后,更是从早到晚都待在家里,坐在电脑前不停地写作,运动量少得可怜。
因为严重缺乏运动,30多岁的她开始腰腿无力、体重直线上升。
朋友邀请她一起慢跑,虽然速度已经很慢,但长期不运动的她,还是会跑得喘不上气。
她把速度降到更慢,朋友称之为“超慢跑”,没想到竟然成功跑完了一公里。
从一公里到五公里,再到二三十公里的马拉松,作者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挑战。
除了体会到运动的喜悦和成就感外,她的体重也逐渐下降,朋友们常常羡慕地说:“你瘦了好多。”
适当强度的运动,没有喘不上气来的感觉,还能感受到温暖的血液流遍全身,让人通体舒畅,但是多大的运动强度才能让人感受到这种舒畅感呢?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能适应的强度也不同。
虽然运动专家都会建议“按照自己的步调、慢慢运动即可”,但是对于没有运动习惯,又不喜欢大量出汗的人而言,很难找到自己能接受并喜欢的运动步调。
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过度忍耐,让运动成为痛苦的代名词。
一开始,作者花10分钟时间才能跑完一公里。
“如果要做自己身体能负荷的运动的话,走路不就行了吗?”
作者认为,走路的确是轻松愉快的运动,一点也不会让你觉得痛苦。
然而,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的成年人而言,走路的运动强度过于低微。
不仅不容易大量流汗,消耗的热量有限,花再多时间与精力也无法达到有效瘦身或增强体质的效果。
欲速则不达,对于体力差、还没有习惯跑步的人而言,缓慢的速度,同样能够增强体力。
而超慢跑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适时调整强度的最佳运动,虽然一开始很慢,但因为日复一日的坚持,原本平稳的记录被不断突破,就能体会到一种“跑得越慢,才会跑得越快”的智慧。
网红许美达讲到运动的习惯,她白天跑步,睡前会做用手触碰脚趾的拉伸动作,只做10个,坚持了很多年。
丈夫中年发福,也决定运动。
他扬言每天做俯卧撑,第一天硬撑着做了20个,结果也只坚持了一天。
作家冯唐立下过一个目标:每天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
一年以后,身高一米八的他,体重回到了60公斤。
他坦言:虽然有时候做得到,有时候做不到,但会坚持每天都做。
所有因为饮食、睡眠、久坐不动等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和不适,都是日积月累、积劳成疾,因此,重回健康,同样需要长期的坚持。
真正热爱运动、在乎健康的人,不会太过在意时间、地点与跑步方式,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只要配合天气选择不同的运动计划,一整年都能愉快运动。
泰戈尔曾说:
对我们的习惯不加节制,在我们年轻精力旺盛的时候,不会立即显出它的影响。
但是它逐渐消耗这种精力,到衰老时期我们不得不结算账目,并且偿还导致我们*的债务。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而剩下的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每天锻炼半小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只花一天时间的2%,却能让你有旺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