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年,江西上饶铅[yán]山县,阳原山。
一个叫谢枋得的人蹒跚而至,发丝凌乱,
在一座墓茔前,他“噗通”跪倒,半身铺地,涕泪俱下......
与此同时,蒙古铁骑已横跨长江,兵锋所至无不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南宋王朝大厦将倾,已危如累卵
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出身的谢枋得,刚刚变卖完家产,
正于饶州、信州、抚州一带(上饶地区)组织民兵保家卫国。
“家贫念贤妻,国难思良将”,谢枋得前来拜祭墓主人。
他抬起头,猛向前爬了几步,手抚墓碑,仰天长啸:
“稼轩公啊~~~稼轩公~~~你竟一语成谶[chèn](预言成真)!让晚生如何自处啊
《射雕英雄传》开篇,郭啸天与杨铁心之所以分别给儿子取名郭靖、杨康,
就是希望他们永远铭记汉民族历史上的第一奇耻大辱——
公元1126年的“靖康(年号)之耻”。
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沦陷,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双双被金军俘虏。
北宋灭亡,徽宗第九子赵构逃往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政权,
从此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各据江山半壁。
辛弃疾出生那年(1140年),岳飞率军北伐,一路打到离汴京仅二十里的朱仙镇,
却被赵构一天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
十年功废,最终含恨风波亭。
另一位抗金名将韩世忠,见岳飞父子含冤蒙难,心灰意冷,
整日借酒消愁,最后终老洞庭湖
那一年辛弃疾11岁。
生逢乱世,国难频仍,驱虏复国之志已在少年辛弃疾心中埋下了种子。
有人说,辛弃疾有“将种”,他先辈的“忠肝义胆”如“烈日秋霜”那么鲜明,
此话不虚。
《汉书》的《辛庆忌传》,《旧唐书》的《辛云京传》都记录了他祖先的勇武剽悍,
只是到了他爷爷辛赞那辈儿,从了文,而且从得高大上,
辛赞后来做到金国开封府的“一把手”。
所以,少年辛弃疾在乱世中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儒家教育,
甚至可以“插花走马醉千钟”,
时不时地喝喝大酒,把年华在风花雪月、诗酒狂荡中小蹉跎一下;
而也正因为爷爷做过金国的大官,他终其一生都被南宋朝廷猜忌,
当然,那是后话。
父亲死得早,后来爷爷也去世了,辛弃疾“官二代”的好日子遂成往事。
他从开封搬回到老家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
不想却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