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余华经典读后感,余华活着读后感文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25 17:50:56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12万字。余华善于不动声色地讲述故事,像邻居家淘气的男孩子,趁人不防备时,“砰!”地扔到你脚下一只炮仗,然后迅速躲到一边,悄悄观察你的反应。看到你惊慌失措或被吓到跳起来的样子,他会恶作剧般地掩嘴而笑,然后趁你不备,再扔出一枚炮仗,不断调动你的兴奋点。总之,他有驾驭文字和牵引读者目光的本领。

活着余华经典读后感,余华活着读后感文案(1)

这部小说,可以说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小说中的福贵,是民国时期地主家的少爷,吃喝嫖赌,顽劣成性。他可以骑在胖妓女背上,拽着妓女的头发,像骑着马儿一样,跑到米行前的大街上给岳父请安,气的岳父甩袖而去。他可以一夜豪赌,输尽家财,从一个穿白绸衣的地主家的少爷,变成赢了他房产和一百多亩地的龙二家的佃农。人物身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戏剧性的转换。更为戏剧性的是,暗中设计,巧夺了福贵家财的龙二,土改时被划为地主,成了替死鬼,而一贫如洗的福贵活了下来。

父亲被福贵活活气死,母亲也得了重病。福贵进城给母亲请郎中的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不明不白地被送上战场。好不容易躲过战场上的子弹,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捡回一条命,释放回乡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在时代的波浪中遭受苦难。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眼看着活不下去,就在读者都为家珍捏了一把汗的时候,余华却笔锋一转,让儿子有庆死在了家珍前头,这犹如在读者胸口扎上了一把猛刀。有庆只有十三岁。县长的女人生孩子大出血,学校组织孩子们去献血。有庆跑得快,排在了第一位,却因为不守纪律被拖了出来。可是排队的孩子们的血型都对不上,只有他的对。结果,一抽就停不下来,有庆硬是活活被抽血给抽死了。如果说这是余华的黑色幽默,接下来,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的死,就把人生的苦难写到了极致。

女儿凤霞一次发烧后成为聋哑人,找不到人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憨厚老实的二喜,却因为难产死了。有庆、凤霞死了,家珍也活不下去了。这样的苦难,摊在谁的身上,都难以承受,可余华仍不动声色,继续冷酷到底。二喜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了,福贵唯一的外孙苦根,在一次生病中,因为吃多了煮熟的豆子撑死了。所有的亲人都先他死去,只有一头老牛和福贵相依为命。故事又回到了开头,年迈的福贵和一头叫福贵的老牛在田间耕地,福贵叫喊着一个个亲人的名字,犁耕得泥土哗哗翻动,像水面上掀起的波浪。据说,当年张艺谋就是看中了这段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将它翻拍成了同名电影《活着》。

尽管苦难像波浪一样一次次扑向这个家庭,我们在书中却读不到任何有关悲伤的句子。余华用诙谐温和的笔调,让福贵站出来讲自己的故事,让读者在悲伤中噙着泪读到结尾,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

余华坦言,他的创作手法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他尤其喜爱美国作家福克纳。我读完福克纳的《我的弥留之际》之后,记忆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作家要让小说中的人物承受苦难,而不是忍受苦难。我在余华的《活着》中,读出了这样的味道。

余华说:“福克纳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找到一条温和的途径,描写中间状态的事物。”同样,余华的《活着》,没有控诉、发泄或者揭露,他冷峻的面孔下面,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是对善与恶的一视同仁,是用同情的目光看待这个世界。正是在福克纳的创作思想下,余华创造了福贵这个人物,他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却没有一句怨言,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只是为了活下去而活着。就像余华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所活着。这是余华创作的初衷,也是《活着》留给读者的思考。

2022年4月18日写于济南

壹点号 云霞外书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