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君子慎独”做了解释,出自哪本古文?古代历史上有谁做到了这句话?
什么是君子慎独?“君子慎独”见于儒家经典《中庸》和《大学》之中,是儒家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养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在这里是指道德高尚的人;“慎”,是小心谨慎;”独”,独自,单独。这都是本义,那么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在没人看见的地方,要更加谨慎小心,戒备自己,在没人听到的地方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内心。不要在微小、隐秘的地方暴露出自己的*。所以君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更要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君子慎独”就是指儒家学者不但要在有人的时候讲规矩、礼仪、修身,即使在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环境的私密而懈怠自己。
举个日常生活例子,我们很多女孩子在外精致美丽,回家后就邋里邋遢,不修边幅,而有些女人,起得比人早,睡得比人晚,就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打扮自己,不一定是为了给别人看,就是为了让自己美丽,并且身心愉快,从而给自己自信。
这种女孩子,就是“慎独”。
当然,今天我们来说,这并不见得好,因为这不天然,不是真性情,有可能这种“慎独”只是强化入骨的“虚伪”,就是连自己都骗了。
儒生们早料到了。所以“君子慎独”另有一说,《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又是说什么呢?
意念真诚的意思,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好的颜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看,都说了既要“慎独”,也要“真诚”,真诚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要欺骗自己。所以保持干净、整洁的素颜,内外一致,就是“君子慎独”,如果连睡觉都化妆的话,虽然也是“慎独”,但是因为你欺骗自己,不“真诚”了,所以称不上“君子慎独”。
这就是打个比方,本人对女孩子充满热爱,不管化妆还是不化妆。诸位女将不要生气。
慎独的典范题主的副标题问到了这个,这里举两个典型例子。
一个是东汉人杨震。
这个人是谁大家可能不熟悉,我要说杨修是他玄孙,你们可能还是没什么概念。不过我如果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从他这儿来的,大家估计就有点兴趣了。他这个故事史称“暮夜却金”,记载在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上。
杨震从荆州刺史迁为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县。而这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这王密听说杨震路过,准备了黄金十斤(应该是黄铜),到了晚上没人的时候送给杨震,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怕什么呢?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
“四知”和杨震却金,成为千古佳话。后来修改成为更白话、更通俗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不过这故事有些漏洞,想杨震是真君子,不会提及此事,难不成王密幡然醒悟地把自己的丑事传遍千年?仔细想起来,必然还有旁人在眼,所以这个“慎独”虽然经典却未必标准。
另一个是元初许衡。
据明宋濂等撰《元史·许衡传》记载: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的许衡盛夏出行。天气炎热,口渴难耐,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吃,惟独许衡不去。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不摘梨解渴?”许衡答曰:“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
许衡的这种不为外部环境干扰,坚持自己本心的行为,即是真正的“君子慎独”。这是大环境改变下的个人的坚持,与有没有看到没有关系,而是与怎么做有关系。不因为大家都这么做而改变自己的做法,这也是“慎独”。
这两位高士都是历史上的“君子慎独”的典型,一个是不因为周围没人而变,一个不因为周围的人都那么做而改变,这是对修身最好的注解,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今天的“君子慎独”,更现代的说法,是有自己清晰的目标,执着追求,不被干扰,虽然不一定成功,但至少问心无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