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平凡的世界》
文/史新
去年春节到过后的一个多月里,罕见的“新肺疫情”席卷大地。响应社区居委会的号召,宅在家里不出门,少给政府添麻烦。
想去做个社区志愿者,人家嫌年龄大;想学着写个诗也痛骂一下这该死的瘟魅,怕人笑话词不达意;也想写个小文赞颂战斗在防疫、战疫一线的人们,但不在现场,未见真人,只能是隔空呐喊。还是通过网上向单位的组织者力所能及地捐点款,宅在家里读点书吧,对,再读读路遥,再读一遍《平凡的世界》。
路遥,本名王卫国,生于1949年12月,卒于1992年11月,陕西榆林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代表作《人生》、《平凡的世界》,其中《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去世后的路遥,还在2018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授的“改革先锋奖章”。
我第一次知道路遥,还是在三十多年前那个懵懂的青年时期。
1982年秋,农村生产责任制如火如荼地开始推行。生产大队里的干部们怕是心里早有了大包*打算,破天荒地第一次没再组织“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而是把我们这群“四个牙”的青年军,派到了离家十几里的黄海盐场,去给盐场的虾池筑坝修堤,包时包工包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土方,每天除了记一个整劳力的工分,还给一天一块钱的提成奖励,当然全部工程下来,所得的收入生产队集体占比那肯定是要高的。
一个多月的拼命苦战,我总共得了36元的提成奖励,10块钱交给了爹,剩下的26元,我去公社供销社买了一台蓝色的宝石花牌收音机,这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东西。
当年那个枯燥乏味、没有任何文化气息的农村,有一台收音机,也似给贫瘠干烈的心田带来了一片细蒙蒙雨丝。吃饭的时候,我边吃边听,睡觉的时候,我也会搂着听到“再见”,有时候是人已睡、机在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广播剧《人生》的录音剪辑,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就是从这儿我知道了路遥,也认知了路遥笔下《人生》里,还有一个高加林、巧珍。
高加林从农村去到城里,又从城里回到农村,从与农村姑娘巧珍相爱,又到爱上城里姑娘黄亚平,再到被城里姑娘甩了,回去看到农村姑娘巧珍出嫁,真实生动,感人泪下。
我相信也承认那个时候感情脆弱,跟着剧里的情节起伏感叹唏嘘、甚至流泪,为高加林和巧珍的命运感到不平,也为自己同样与高加林跳不出农门一样而愤恨。那些天似乎被魔咒禁锢了一样,活都不想干,就盼着天快黑,等着晚上听《人生》的下集、下下集。曾经这样想:这路遥怎么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来,分明就是写的我们这一代农村青年人啊!真想去找到他,感谢他,请教他!
再读到路遥作品的时候,是在十年之后。那个时候,我像高加林一样,已半跳出农门,也像孙少安一样,有了一份工作,能自己买得起一本书。路遥的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出版发行,也许是仰慕路遥,也许是路遥在写出这部巨制之后英年早逝,不假思索的从书店买回了它,通宵达旦,一气读完。
因为我经历过那个年代,平凡世界里的那些平凡的人,就像我自己,就像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就像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在大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象孙家、田家、金家一样的数不清的庄稼人,他们善良勇敢、勤劳质朴,却仍然摆脱不了那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贫困,即使接受了新思想的年轻人,也在迷茫和渴望中寻求生存,哥哥少安和弟弟少平,分别代表了那个时代所有农家孩子不同选择和境遇,包括爱情和婚姻的选择,也许这就是真实生活中命运的安排,也许这是作者路遥的巧妙构思,看的让人不得不深思:人活着,到底是为了啥?我该怎样活着?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
贫穷,那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现在说来也不怕人笑话了。高中时,我曾经和孙少平一样上学没有饭吃,只是他自卑,要等别人打完饭他才去打两个黑面馍吃,而我也是自卑,偶尔不愿从家里带掺有树叶野菜的饼子,宁肯饿着;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因为没有内裤穿,把裤裆撑开了,只好用手撺住屁股后面的口子走回家去;直到能在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了,还是因为贫穷,冬季大寨田工地上,夜里的雨水淋湿了我们的工棚,还有衣服鞋子,第二天不得不穿着湿透的衣服和鞋子,继续在寒冷的工地上出工干活。这也许就是路遥书中倡导的“劳动最美”。
在唏嘘感叹书里每一个人的命运转换中,路遥对人物命运的安排,特别是对女主人公田晓霞的命运安排,让我不能释怀:为什么好人就不能有好报?尽管那时候已是成年,但还有一股子冲动:如果路遥活着,一定要写封信痛骂他一顿。“生命之花永不凋谢,即使凋谢也是最完美的凋谢”!你为什么偏偏让她凋谢了。
宅在家里,枯燥无聊,看看书橱里并不多的书,除了看过的,就是几本压根就不想看的,唯独这珍爱着的《平凡的世界》还想再读一遍,但不知是几次搬家丢失,还是被爱好之人借走未还,三部中只有第一部尚在,二三不见踪影。也罢,科技进步,任何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可以随之改变,智能手机不就是电子书吗?
输入上“路遥”两字,检索出一大片关于路遥生平以及纪念文章,还有路遥的作品,其中还有已经拍过两个不同版本的电视连续剧。看完几篇纪念文,更多了些对路遥的认知,也多了些对路遥的怜惜,如果路遥不是为了这本《平凡的世界》,也不至于彻底打破了自己的生活规律,摧垮了身体,在事业的黄金期,生命之火过早熄灭。
不管怎样,路遥已经离去,但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想必电视版《平凡的世界》也该是好看的。那就选择2015年56集最新版吧。考虑眼睛受不了,原定计划是,每天6集,争取10天之内看完,看着看着,又被吸引了进去,不得不调整计划,每天10集,六天时间内就全部看完了,与年轻时候读原著不一样,多了些思考,少了些感叹和流泪。
说句实话,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路遥原著的初衷,让看过原著再来看这电视的人有些不能接受,或许路遥活着不会允许别人这样来改编,但人家制片人、导演为了收视率,也许是为了经济效益,可能就需要这样改吧!不管怎样,原著也好,改编电视剧也罢,《平凡的世界》都让人懂得:人活在世上,应该怎么去奋斗,去争取,去坚持,只要不丢弃、不放弃,就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一个心中永远充满阳光的人,他的作品也一定不会灰暗,正如路遥,正如《平凡的世界》。读原著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的初衷和精华所在。
重新翻开仅存的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停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作者简介:史新,青岛海西人,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散有作品在报刊和新媒体发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