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泾河,黄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麓,上有两源,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以上,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经彬县、泾阳等,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注入渭河而相汇。
由于两河含沙量不同,形成了清水浊水同流一河,界限分明互不相融的自然奇观,从而产生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泾渭分明”。
“泾渭分明”说的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但现实中的泾水和渭水究意哪个清澈?哪个浑浊?
在乾隆以前一直是人们争论不断的话题。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对于这句尚难以辨明泾渭清浊的诗句,唐初经学家、孔子第三十一代孙孔颖达作出的注疏是:“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
但是并没有一锤定音,在后世依然有争议,众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产生了许多不同观点。
早在孔颖达之前,西晋潘岳在《西征赋》中说:“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
南北朝齐梁时代的沈约在《八咏诗·之七》中说:“别北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
孔颖达之后的唐代诗人杜甫《秋雨叹》中说:“浊泾清渭何当分”,这也许是泾渭分明这个成语较早的雏形。
在这些诗句中,泾浊渭清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在宋代文豪苏东坡笔下,却有了“兖兖河渭浊”的提法,元代诗人曹伯启也有“泾清渭浊源何异”的疑虑。
在明朝冯梦龙的小说中,明确出现了“泾渭分明”这个成语。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泾清渭浊?还是渭清泾浊?始终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