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华人生存情况,毛里求斯有多少华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3 07:30:56

中国银行毛里求斯分行成立庆典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华人基本上垄断了毛里求斯的乡村杂货店,华人这种杂货店什么都售卖,不管是面包、牛奶、罐头还是衣服、鞋子、五金配件,华人杂货店都卖,这极大的方便了当地老百姓。

因为这种乡村杂货店都是华人开的,所以毛里求斯人都管这种杂货店为“中国店”。

而由于华人杂货店在毛里求斯遍地开花,这也使得华人在毛里求斯经营零售业上很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毕竟,当时毛里求斯乡村交通很不方便,租一辆卡车非常贵,如果是一家杂货店自己进货,那么是非常不经济的行为,而且由于卡车运载量很大,如果一次进太多的商品,很容易卖不完,尤其是食品。

但是由于华人杂货店遍布毛里求斯乡村,几个乡镇的华人杂货店老板就能很轻易的完成“拼车”,这样也不需要进太多货物,能实现“快进快消”。

所以,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华人普遍退出乡村零售业前,印度人都没有办法打入这个行业。

毛里求斯华人生存情况,毛里求斯有多少华人(5)

朱梅麟头像在毛里求斯货币上

03、

等到朱梅麟长大后,父亲朱维勋已经拥有了好几家乡村杂货店,成了远近闻名的有钱人。

但是从小接受新式教育的朱梅麟在经营上和父亲发生了分歧,朱梅麟觉得只有把生意转移到人口稠密的路易港,才能把家族企业做大做强;而上了年纪的朱维勋已经没有年轻时的冲劲,加之也适应了毛里求斯乡下生活,并不想举家搬迁到路易港。

年轻气盛的朱梅麟从父亲初要了一笔钱,自己跑到路易港中心市场附近开了一家名为“ABC”的食品店,这就是一直到今天在毛里求斯赫赫有名的ABC集团的前身。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朱梅麟不仅成了毛里求斯零售业新贵,ABC食品店在路易港遍地开花。

虽然是出生在毛里求斯的华人第二代,但是朱梅麟对祖国的关心和他的父亲并无二致;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消息传到毛里求斯后,朱梅麟迅速组织华侨募捐,筹集了大量金钱和物资寄回中国,有力支援了抗战事业;朱梅麟还组织毛里求斯的华人青年回国抗战,直接在战场上痛殴日本侵略者。

由于朱梅麟这些义举,他被毛里求斯华商推举了华商总会会长,从1942年开始一口气连任了十届。

二战期间,毛里求斯出现物资供应严重不足的现象,粮食和日用品奇缺。在这种情况下,以朱梅麟为主席的华商总会发出号召,要求华人开办的商店积极救济弱势群体,并建立粮油、日用品定量供给制度,从而帮助全岛民众度过难关。经此一事,朱梅麟不仅获得殖民当局的赞赏,也受到民众们的爱戴。

这也为他后来担任毛里求斯共和国部长,打下了基础。

毛里求斯华人生存情况,毛里求斯有多少华人(6)

朱梅麟

1968年,毛里求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立了毛里求斯共和国;第二年,朱梅麟就被任命为毛里求斯共和国财政部部长。

他上任后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拯救因为国际甘蔗价格*而陷入经济危机的毛里求斯。

朱梅麟利用华人优势从香港引进了纺织业,从第一家手套厂起步,逐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省的商人到毛里求斯投资。

正是因为华商的投资,使得原本依靠甘蔗种植业的毛里求斯成为了一个都产业结构的国家;朱梅麟可以说是以自己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同时,也正是因为朱梅麟从香港引进了纺织业,使得许多毛里求斯的华人从杂货店店主升级成了企业主。

1991年,为毛里求斯贡献一生的朱梅麟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为了纪念朱梅麟的突出贡献,1998年,毛里求斯政府将他的头像印在了钞票上。

毛里求斯华人生存情况,毛里求斯有多少华人(7)

毛里求斯华商总会

04、

朱梅麟一共有11个孩子,长子朱长森1944年出生,1963年赴英国学习。

1966年,朱长森从英国学成回到毛里求斯,在朱梅麟的要求下回国打理家族生意,在他与朱梅麟的努力下,ABC集团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毛里求斯最有影响力的集团之一。

ABC集团1975年创办了毛里求斯第一家保险公司,1980年开办船运公司,1986年成为尼桑汽车总经销并16年保持毛里求斯销量第一,1994年成为菲亚特汽车总经销,随后又陆续代理克莱斯勒、保时捷等品牌,2010年成立非洲地区第一家华人银行,还有金融服务、仓储运输、汽车租赁。

目前,尽管朱氏家族在毛里求斯还算不上首富,但是也是常年处于毛里求斯富豪榜前五的地位。

不仅是朱氏家族,华人虽然只占毛里求斯总人口的2.5%,但是华人依然是毛里求斯共和国收入仅次于白人的族群。

华人在毛里求斯对外贸易、食品、汽车、纺织这几个行业属于绝对的“霸主”。

毛里求斯华人生存情况,毛里求斯有多少华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