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战役走向图,黄桥战役的几个阶段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4 07:54:38

作者:德衡术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37年10月12日,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区(不包括海南)的红军游击队和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虽然与八路军齐名,但成立之初的新四军只有10329人,实力要小于八路军。

黄桥战役走向图,黄桥战役的几个阶段(1)

面对江南复杂的形势,中原局于1939年底至1940年初专门召开会议,制定了新四军建立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方案。1940年1月19日,陈毅奉命开始向苏北发展。

陈毅领导的江南指挥部在接到上级挺进苏北的指示后,积极部署,于1940年6月率领江南新四军渡江北上。当时,挺进苏北的新四军只有3个纵队9个团,共7000余人。

黄桥战役走向图,黄桥战役的几个阶段(2)

陈毅,曾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员

新四军达到苏北之前,控制苏北的总共有三股较大的势力,分别是日伪军、苏鲁战区副司令韩德勤率领的顽军以及以李明扬、李长江为首抱团在一起的地方武装。这三股势力,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新四军要想在苏北站稳脚跟、建立抗日根据地,一定会动了这三股势力的“奶酪”。可是,当时只有7000人的新四军对比这三股势力,只能算是“小老弟”。所以新四军挺进苏北,无异于“火中取栗”,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哪里作为抗日根据地。

喜欢下围棋的陈毅,将新四军挺进苏北的“第一子”落在了黄桥。这样的开局是一招险棋,也是一招妙棋。

说险,是因为黄桥属于苏北腹地,新四军到达黄桥后,要面对的局面是孤军作战,周围都是日伪、敌顽以及地方武装。这些势力一旦发难,新四军将无处可逃。

说妙,是因为黄桥属于韩德勤势力范围。当时在苏北,日伪军盘踞的主要是城镇,难以攻打,且不便于建立抗日根据地,而李明扬、李长江等地方武装相较于韩德勤,更加容易分化和联合,所以陈毅决定以黄桥为中心建立抗日根据地。

黄桥战役走向图,黄桥战役的几个阶段(3)

新四军既然选择黄桥作为发展起点,那么就一定要联合地方武装,减少树敌。为此,陈毅三进泰州城,专门对李明扬、李长江开展统战工作。陈毅向“两李”表明新四军来苏北是以抗日为目的,不愿与“两李”交恶。“两李”也不想与新四军交战,白白为蒋军当打手。于是,他们不仅在新四军借道泰州赶赴黄桥时对天鸣枪放行,而且答应陈毅在新四军与韩德勤交战时保持中立。在“两李”的暗助下,新四军于7月顺利占领黄桥,建立苏北指挥部,开始发展抗日根据地。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为了遏制新四军,韩德勤很想把新四军赶出黄桥、赶出苏北。但是一开始的时候,韩德勤披着“合作”的外衣,驱赶手段还不是很激烈,只是想通过暗中“斗智”来达到目的。

1940年9月,韩德勤实施“堡垒推进”,通过控制黄桥以北的水路要点姜堰,严禁外围物资运入黄桥来逼新四军就范。黄桥是苏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韩德勤此举不仅给新四军带来了麻烦,更给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面对失了民心的蒋军,陈毅立即出兵姜堰,打跑了韩德勤部,重新恢复姜堰的水路运输,百姓拍手称好。韩德勤眼见新四军出兵姜堰,便以破坏“合作”为由,勒令新四军退出姜堰。

为了维护抗日战线,陈毅只好让出了姜堰。但是考虑到新四军与蒋军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陈毅妙用“一石三鸟”之计,将姜堰让给了“两李”。此举既避免了给蒋军落下“破坏统战”的口实,又进一步拉拢了“两李”,而且还可以确保黄桥的物资供应,实在是非常高明。

眼见“斗智”处处落于下风,韩德勤终于没有了耐性,想与新四军“斗力”。1940年10月,韩德勤以苏鲁战区副司令的身份,命令“两李”等地方武装和他一起出兵,分三路进攻黄桥。其中,中路军由韩德勤部主力第89军(辖第33、第117师)和独立第6旅共1.5万余人组成,从海安、曲塘一线进攻黄桥,而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等地方武装组成左路军、右路军,从两翼进攻黄桥。

黄桥战役走向图,黄桥战役的几个阶段(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