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
摄影记者 萧颢
通讯员 袁娟
5月18日,第五届鄂湘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武汉圆满落下帷幕。
从5月12日开幕到18日闭幕,历经7天,这场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文化狂欢以“融合•发展•共享”为主题,汇集了来自鄂湘赣皖四省5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千余件非遗展品,所展示的精妙绝伦的楚式漆器、湖湘风情的湘绣、赣地雅韵的景德镇瓷器、徽州文脉的笔墨纸砚等,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除了带来文化视觉享受,这场联展还带来了共计高达108万的销售盈利。
非遗人的高姿态,疫情期间勇敢逆行
在湖北展厅内,有着“中国四大药号”之称的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而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叶开泰参展的产品以手工丸剂、九秘膏方、养生茶饮为主,例如九蒸九晒黑芝麻丸、雪梨膏、桑葚膏、中药手工香囊、正气茶等等。有着补肝益肾、健脑强身、填精髓、延衰老等功效的小小黑芝麻丸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睐。
“现在的人都很注重养身,叶开泰是老牌子了,我买些黑芝麻丸回去,好吃不贵还养身。”市民刘女士一口气买了许多的手工营养品回去。
而疫情期间,叶开泰传统中药制剂方法项目保护单位——健民集团免费煎制药剂,推出在线义诊服务,所制中医药在方舱医院助力康复无数患者。
“叶开泰自开号以来就有定期免费义诊、为穷苦百姓施粥、为灾区灾民捐赠药品等公益传统,直到今日我们也一直在积极从事公益事业。疫情期间,大家都很困难,但我们作为叶开泰的传承者,秉持着这一理念和传统,希望能够通过免费煎药,开通义诊服务的形式,给周边的居民筑起健康屏障,这也是我们叶开泰人的使命与担当。”健民集团负责人说道。
记者也了解到,在去年的疫情期间,不少非遗传承人勇敢逆行,挺身而出,充分彰显了非遗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道出的原来是湖北人“九死而不悔”的顽强与赤诚。
非遗变成“香饽饽”,带领脱贫也可致富
在新中式生活场景特展里,来自湖北的枣阳粗布受到了不少市民的关注,现场还架设了纺织机进行现场手纺手织,观众在参观的同时也可以自己尝试着动手,体验织布带来的不同感受。
而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枣阳粗布带领不少贫困户脱掉了“贫困帽”,一起走向致富之路。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友不仅创立了主打手工粗布产品的企业,而且扛起了传承重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让枣阳粗布制作技艺重获新生,走向全国,更是为非遗传承的难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题思路。
从2006年至今,刘大友等人共收集相关织布器具数十种,其中老木质织布机300台、手摇纺线车115个。在枣阳市文化馆的支持下,刘大友在枣阳、武汉等地开办了4个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还与枣阳市妇联一起建立了创(就)业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免费培训3000余人;向枣阳市七方镇妇女双创培训基地、枣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及传习所发放织布机77台,既扩大了传承群体,又解决了留守妇女就业问题,为更多家庭增加了收入来源。
近年来,刘大友还以枣阳粗布为载体,与其他非遗项目合作,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梅挑花的代表性传承人石九梅、湖北省级非遗项目大冶刺绣传承人刘小红等联合创作手工作品。2020年,枣阳粗布与大悟汉绣进行“双非遗”合作,请大悟绣娘们在枣阳粗布上进行创作,为当地近1000名妇女提供就业机会。“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非遗经纪人,让非遗人抱团取暖,一起为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刘大友说。
其实枣阳粗布的扶贫带头作用只是非遗项目带头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不忘初心,辐射周边群众一起创造收益共同致富。而湖北省文旅厅非遗处推进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在服务脱贫攻坚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遗市集热闹非凡,云上直播助力联展
除了湖北美术馆的展示,“非遗市集”也在繁华的楚河汉街开市,在为期三天的非遗市集展示中,市集参展项目共计84个,展销品类约400种,市集销售总额为32.4万元。其中湖北就占到了24万,其他各省,湖南3万、安徽2.4万、江西3万。湖北长盛川青砖茶、湖南永丰辣酱、江西景德镇瓷器、安徽笔墨纸砚等84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市集上一一亮相。
记者观察到,展览的非遗产品一改之前给人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印象,增强了产品的生活化、实用性……改良加工后的非遗产品受到了大家的追捧,供不应求,在销售榜上位居榜首,除了现场销售,还出现了许多预付款订单销售,达到了7.8万。在三天的时间里,集市上热闹非凡,在逛街的同时又能把心仪的非遗产品带回家,何乐而不为呢?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非遗产品走到百姓身边,也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