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感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感受与评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8 21:51:08

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感觉要把三种东西讲给孩子。

好多人谈到坚强时,最先想到的就是海伦·凯勒,因为她的事迹牢牢地刻在了孩子们脑海中。

在她不到两岁时,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之后,她就一直生活在黑暗无光、寂静无声的世界里。

但她却凭着惊人的天赋和毅力,顺利读完了大学,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她还自己创立了慈善机构,为改善盲聋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积极为残疾人造福。

是的,从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们能了解到她的坚强。除此之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首先要珍惜当下。

因为眼睛看不见,海伦·凯勒只能通过触摸来想象事物的样子。

她能凭触摸想象出桦树光滑的树皮和松树粗糙的外表,也能凭触摸感受到树叶完美的对称,甚至,还能感受到小鸟在树上引吭高歌时愉快的颤抖。

所以,她总是很羡慕那些身体健康的朋友们,能亲眼看着这个世界,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可是每当她兴致勃勃地询问出去游玩归来的朋友们,在森林里看到了什么,他们却总是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特别的。”

人天生就拥有的东西,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对得不到手的东西,反而心心念念。大部分人耳聪目明,四肢康健,却不懂得珍惜,不愿意去好好体会、欣赏周围的声音和景象。

后来,海伦·凯勒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能看见的人,实际上什么都看不到。”

不要等到失聪,才醒悟能听见声音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不要等到失明,才知道能看见阳光下的事物,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去痛心惋惜。

从今天起,学会去发现生活中毫不起眼的美,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刻。

其次,要保持乐观。

海伦凯勒说过:“被驱逐出罗马,只不过是在罗马之外继续生活下去罢了。”

16岁的时候,海伦·凯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上大学,而且要读哈佛大学,这意味着她要同视力、听力正常的女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学位争夺赛。

她进入坎布里奇女子学校就读,为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做准备。

因为身体的原因,莎莉文老师每天都陪着她一起去上课,并把老师的授课内容写在她的手上。

尽管如此艰难,但海伦·凯勒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拉德克里夫学院的入学考试,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海伦·凯勒说,“虽然被剥夺了正常学习知识的途径,但是我走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照样可以横穿知识的世界。仅此而已。”

乐观的心态,能保证你到达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另外,要培养自己的爱好。

海伦凯勒说:“在思想的国度里,我应该跟所有正常人一样自由。”对于海伦·凯勒来说,“知识就是幸福”。

小时候喜欢读书,是因为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书本就成了她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后来,则是越读越有兴致,从书本当中能领会到生命之外美丽的世界。

想了解动物们的时候,就读一读《丛林之书》和《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想看一看同龄的人都在做什么,就读一读《小妇人》,想感受浪漫瑰伟的古风遗迹,就拿出《伊利亚特》来读一读。

“文学就是我的乐土。在文学里,我是健全的。感官上的欠缺不会阻挠我跟‘书友’们进行甜蜜、愉快的会谈。他们落落大方地与我交谈,毫无尴尬做作之感。”在人生中,我们要至少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全情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忘记了时间流逝,忘记了吃饭睡觉,周边世界的一切好像都与你无关了。

庄子在《南华经》中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的这种体验:“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王在震撼之余,情不自禁地问庖丁:“你解牛的技术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出神入化、行云流水?”

庖丁回答:“三年前解牛,我眼中只见牛,三年后解牛,眼中无牛。”

读书、画画、划船,只要是能带给你积极的体验,达到物我两忘、沉浸其中的,都可以作为爱好。在我们陷入困境时,找到这种积极的力量,便能够支撑我们走出黑暗,走向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感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感受与评价(1)

壹点号 第三只眼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