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女儿马上满2岁,而我也步入而立之年。懵懂生活三十年,从开始写作,就总想着我应该写出点有用的、值得的东西。女儿生日之际,写给她的一封信,完成以后细看,何尝不是写给我自己,写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分享如下,与大家共勉。
亲爱的毛豆:
你马上两岁了,祝你生日快乐,健康成长,天天开心!
两岁的你,爱跑爱跳,在家闲不住,喜欢出去玩,喜欢坐车,但不能坐太久;爱说话,能说完整的句子,有时会举一反三,自己"创造"出一些新的话;爱吃但又挑食,喜欢吃的不会吃很多,不喜欢吃的直接拒绝。
你两岁了,爸爸妈妈也两岁,因为有了你,我们才成为"爸爸""妈妈"。有些人生的际遇可能带来一点收获,这点收获和思考,仅限当下,时过境迁,心境变了,可能想法也就变了。所以,两岁的妈妈,31岁的我,有一点感想写给你。
人生即苦,生老病死苦,求而不得苦,得不偿失苦。很多时候他人即是地狱,但进入天堂的窄门要两个人才能通过。人生就是这样矛盾,妈妈活了30年,还是没有弄懂很多事,但至少懂得一件事:做一个明智的人很重要。
所以妈妈给你的第一个建议:多读书吧。书中藏着前人活一世的经验和智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多读书,能让一个人明事、明理、明义。
首先,中华传统经典是非常值得读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都是古人高度浓缩的智慧精华。
中国独特广袤的地理位置、冷暖适宜的北温带气候,都给了人们休养生息、文明蓬勃发展的独特优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华夏大地上的古人很早就思考自己和他人、和社会、和世界的关系。这种思考更多是从入世的角度出发,也更适合现在和未来的人去读。
如果是向前推移二三十年,世界文明的发展还没有这么先进、飞速,物质没那么丰富,地球村还没那么小,社会阶级流动还比较活跃,每个人还没有被完全裹挟到网络里,不可逃脱,还没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也许妈妈也不会有太大兴趣真正去读这些国内的传统经典书籍。
正因为科技的发展让每个人无法逃脱入世的命运,现实中物质丰厚、却精神稀薄,外界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一个人真正能够把握的唯有自己,唯有此心而已。向内走,挖掘自身内在的思想和力量,才能让被社会逐渐抹平、越来越同质化的人变得不一样。
看最近几年国外的一些科技或心理领域的畅销书,像《心流》《吸引力法则》《黑天鹅》《反脆弱》等等,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都早有相关或类似的表述。因为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基本固化,一个人向外寻求发展会达到瓶颈,基本都会向内走。
中国古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自我内心出发,如何看待、修正、改变外界现实。如果你的内心力量足够强大,持之以恒真的可以扭转乾坤,成就不凡的事业;如果你还不够强大,至少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好好地生活,过好每一天。
然后,读书不必限定领域,历史、社会学、科技、生物、财经、心理学等……都有必要涉猎。
因为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的,世界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所谓跨界、学科兼容等会越来越多。同时,这是一个信息获取极易被垄断的时代,像妈妈最近看哪方面的内容,电脑、手机都会自动给我推送相关的信息,一个人可能越来越专业,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越来越闭塞。还有,这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人们忙着追名逐利,总想着找捷径、走近路,而忽略了一些基本的逻辑、基础的规律。
多涉猎各方面书籍,可以让人多一些常识,更有利于知识的发散思考和整合,更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这样,面对未知、面对新事物,不会闭目塞听,或畏首畏尾,抱残守缺。开放、包容的心态能让你慢一些被这个世界抛弃,充满活力地活得更长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