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苦参,好汉枝,山槐子,野槐
功效 | 清热燥湿,*虫,利尿
地槐,听起来很普通,可听到它的别名苦参后,摇身一变有了身份。
提到苦参,情不自禁会想到味道,的确如此,苦参的苦就是从味道来,实实在在,不掺杂任何矫饰,原以为黄连苦,与其苦参相比,也甘拜下风,在中药的苦味排行里,苦参堪称第一苦;苦参的参是从功能而来,所谓“参以功名”,自然与补益有关,但苦参并无确切的补阴补肾之效。清代汪昂谓:“人参补脾,沙参补肺,丹参,元参补肾,苦参不在五参之内,然名参者皆补也。”以“参”字解苦参有补益功效,显然牵强,找不到依据。
苦参,生长在沙土地中,喜欢向阳的山坡或者草丛中及溪沟边。当年生的幼苗基本不会开花,没有花自然也不会结果。冬季来临,叶子变黄了,遵循自然规律而脱落,整株植物就进入休眠状态,待到翌年春,焕发生机,重新返青生长。叶子长得似槐,六七月开出蝶形的荚果花,典型的豆科植物。民间叫它野槐花,还有几个与槐有关的绰号,如水槐、地槐、菟槐。
苦参入药的部位是植物的干燥根,苦参在整个参类当中,叶子最小,阳性最足。性寒,有清热燥湿,*虫,利尿的功效,故属阴药,因生于阳地,用以制阳;苦寒之物,历代古籍亦言阳虚者忌之。有人总结,苦参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在下。所谓在外,主要用于治疗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湿疹外治滴虫性阴道炎;所谓在下,主要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等病症。因为味极苦,大量服用会导致呕吐,为此,内服量不宜过大。
想到苦参的苦字,自然浮想联翩,一种想象而来的苦味浸淫眼眸,不知不觉双眼氤氲,想起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无爹无妈的放牛娃,每天给地主家放牛勉强为生,平日在潮湿的牛棚住,偏巧那年细雨连绵,空气中都能拧出水来,放牛娃身上长满了疥疮。与此同时,地主家人的身上也长了疮。地主蛮不讲理,居然说这“疮”是放牛娃传染来的,于是,地主下令追*放牛娃。可怜的放牛娃无奈,只能拼命逃命,之后,躲到大山里的一个石缝里,再也没出来。后来,村民们在石缝里发现枯瘦的放牛娃已经死去。好心的村民就用泥沙和石头把石缝封住,让死后的放牛娃安息。 不久,村民们身上也长了疮,奇痒无比,尝试很多草药都不见效果。一天夜晚,大家都梦见放牛娃。放牛娃告诉村民,埋他的地方已经塌陷,有许多根状物,用这些根状物熬水喝或用来洗澡,身上的疮自会消退。村民照做了,不出几日,身上的疮果然都痊愈了。村民说这是苦命的放牛娃变成参来感谢村民,就随口叫它苦参。地主听说村民们吃了山体塌陷处的苦参后疮好了,他也去那里采药。地主看到岩石上灌木丛中结满如老鼠屎粒大小的果子,以为就是靠它治病,赶紧摘回家熬水喝,谁知当晚就断肠而死。 原来村民们吃的是苦参的根,而地主吃的却是苦参籽。现代药理证实,苦参根可燥湿清热,治愈皮肤瘙痒,对癣疥等症有疗效;而苦参子,又名鸦胆子,外用具有腐蚀肌肉的作用。
提及鸦胆子,我又想起我所经历的往事。十一二岁时,左脚脚趾上长出几颗瘊子,走路久了便会出血,随之红肿,小小的年纪却惧怕玩耍,担心瘊子不开心而脚痛。妈妈一番打听后,去药店花了五角钱买回一包鸦胆子,回家后把鸦胆捣碎用酒精浸泡,之后外敷在瘊子处,一周后,瘊子溃烂,半月便消除干净。记住了此方,告诉很多朋友都受了益,如脚上挤出鸡眼,此方也见效。
丹参走血脉,沙参走气道,而苦参偏于走水道。实际上,参类的药,不是补,而是通,只有逼走邪气,正气才能增长,故而为补。苦参根特别长,固执及倔强地往土壤深处生长,往往蔓延至下面有水的地方。所以它逐水的功效与根长得特别深有关。它的根同其他植物根不同。通常植物的根是灌木状的,亚灌木的草本根往往木质化,而苦参的根不是木质化,却是三生构造,除了正常生长外,里面还有再发生木质部,所以这种根增长很快。因为根部生长的不同,所以偏于水道。治疗温热便血,痔疮便血、肠风下血功效显著。
先生患脚气多年,夏日发病期,很难堪,也相当痛苦。闲翻医书,但见书中写道:脚气多因湿热蕴积于内,虫邪侵袭于外,加之足部多汗,局部温暖潮湿,湿、热、虫互结而致。取苦参十五克,花椒、绿茶各十克,陈醋五十毫升,加热开水与药材浸泡两小时,睡前用其泡洗双脚三十分钟,再将袜子用此药液浸泡后,用清水洗净晒干,连用七天为一个疗程。如法炮制,先生因工作忙碌,只能间接性地泡洗双脚,不过,效果还是比较好。
苦参不是参,对皮肤病却很有疗效。苦参用于临床口服少,更多的是把它外用。煎汤或局部用药来治疗皮肤,或者痔疮,或者妇科病的阴道湿热病症,水煎外洗,让很多患者受用。苦参还是治疗白塞氏综合症的主药,不论有无溃疡,如眼部、口腔及下肢症状的白塞氏综合症患者,皆可于甘草泻心汤中加入苦参。
另外,苦参煎水漱口可治龋齿,关于治疗的利弊沈括最有发言权。《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宋代的大科学家。相传沈括有一段时日腰沉,久坐后,腰如结板,需扶东西方能站起来。一友见状询问:“老沈,最近怎么啦?”沈括说:“腰部沉痛!”朋友又问:“看你每天都用药擦牙,有没有用到苦参?”沈括答道:“几年前牙痛,就用苦参擦牙,效果不错。”朋友点点头:“这就是你腰不适的原因。苦参擦牙,因齿为肾余,故苦参的苦寒之气就通过牙齿传入肾,苦寒药伤肾,而腰又是肾之府,所以腰就会沉痛!”沈括对此将信将疑。不久,沈括听说礼部同僚也用苦参刷牙而出现腰部沉痛,这才重视起来。之后,结合自身情况,他体会到苦参伤肾的弊端,于是停用苦参,腰痛症状也逐渐消失。沈括感叹:“以前医书药书都没有记载这个情况啊!”为提醒大家注意苦参伤肾的不良反应,他将自己的这次经历记录在《梦溪笔谈》中。
北京著名中医宋柞民对“苦参多服败胃”也深有体会。这在他用苦参驱蛔虫时发现的。山东人患蛔虫者甚多,一般西药效果不理想。因当地苦参甚多,几个医生经过研究,并与红糖熬水用于驱蛔虫,日服三克,连服五日,大多人有效且效果显著,也并无副作用。为了急于见效,对不见效果则加量三倍,也连服五日,两日后,服用者大多恶心呕吐,停药后,体壮者两日症状消失,体弱者,不思饮食,伤败胃气,近于中毒之态。这以后,苦参的禁忌中,多了苦寒伤胃,体弱者不可服用,体壮者多服败胃,用者当慎。
苦参还是个不和谐分子。在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中,苦参恶贝母、菟丝子、漏芦,反藜芦。所以苦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又因服用苦参后恶心呕吐,影响食欲,食欲下降,用者普遍反映困倦,现有人逆向思维,对于失眠的患者,给他服用苦参来治疗失眠。果然,现在苦参可用来治疗心热失眠,心烦不安。
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对于苦参而言,苦却是一种拒绝。善良的苦参,不想因自身的缺点而伤到病者。这份苦,便是医者患者彼此的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