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显著转向已经发生。三年来,动态清零严防严控的时代结束了,与疫情共存精准救治的帷幕正徐徐开启。2019—2022,这个叫新冠的病毒折腾了整整三年,这大概是史无前例的三年,病毒淫威下苦苦煎熬的人们盼望着疫情结束,早已望眼欲穿。
01 国家尽力了
这三年,国家尽最大努力保护了我们。看到国外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因新冠去世的冷冰冰的数字,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无比幸运。举国体制、举国之力,当然还要有一颗人民生命至上的仁爱之心。我拥护国家在疫情初期的果断抉择和迅速行动,我赞赏国家因应疫情变化持续调整防控政策的理性务实,我也理解国家在政策放开过程中的犹豫、纠结甚至走过的弯路,未知的病毒、未知的凶险,十几亿人性命所系,怎能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拨开疫情的阴霾,回归人间生活的烟火气。
02 人民熬不住了
这三年,反反复复的静默,反反复复的封控,无休无止的核酸检测,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旋律。小至刚会走,老到九十九,人们张嘴做核酸时的熟练动作,已融入了他们的肢体语言,而健康码则成了比身份证还重要的神一样的存在,想去医院看个病——请亮码,想去银行取点钱——请亮码,想去市场买些菜——请亮码,想去饭店吃顿饭——请亮码,想去厕所撒泡尿——请亮码……走在大街上,满眼都是口罩人,那块五颜六色的小布扣在嘴上,表达着对周围空气的不信任;排队办事脚下踩着一米线,距离没有产生美,但可以产生安全感;楼下一队120来了,大白们进进出出,楼上每扇窗户后面是瑟瑟发抖的密接们;校园里冷冷清清,腾讯会议和钉钉课堂上热火朝天,电脑屏幕前是孩子们一张张疲倦的脸,孩子身后的门缝里圆睁着父母们焦虑到发狂的双眼;越来越多的企业惨淡经营陷入财务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收入锐减腰包空空……三年了,一向以坚忍著称的中国人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三年的时间不长,却足以动摇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根基。适时撤退,有序放开,尽最大努力实现疫情防控软着陆,实乃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03 谁是最可爱的人
这三年,离病毒最近的是医护人员。疫情初期,死亡率高得吓人,谁不是血肉之躯,谁不胆战心寒,但医护别无选择,必须坚守岗位。国家疾控中心报告显示,医护人员在整个湖北战役中感染超过3000 名,有的不幸牺牲。还记得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去世后,同样是医生的他的爱人追着灵车时那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吗?还记得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彭银华的追思会上,他没来得及使用的结婚照被投射在医院会议室幕布上那令人泪目的场景吗?还记得孝感市中心医院医生黄文军去世前,在除夕写下的请战书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斯人己去,精神不朽!他们的名字值得永远铭记。现在放开了,感染率或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医护又将面临空前压力和风险,请你们一定好好保护自己,也请有关方面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的关爱和激励。
这三年,最累的是社区工作者。早晨4点起床,到社区筛查点经过一番繁琐的准备后,5点准时开始核酸检测,中午11点结束,处理后续事务、简单吃点饭到下午1点,回家短暂休息后,又开始电话流调,涉及几栋楼或整个小区或范围更广,有时到半夜还在打电话,有的还要遭遇流调对象的误解,第二天早晨4点又得起床去筛查点……一天、两天、十天、半月,然后可能消停几天,但过不了多久,新一轮“大筛”又开始了。这是一个被排斥在行政事业编制以外的庞大群体,他们以远远低于普通公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承担起整个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多如牛毛的末端事务,但他们绝少怨言,朴实得让人心痛。谁为他们鼓与呼?
04 有些话不应被遮蔽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亲友群里分享了以下内容:“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正因发布该消息,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李文亮被传唤,并签下训诫书。2020年1月12日李文亮因感染入院治疗。随后国家公布了有关新冠病毒肺炎的相关情况,此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李文亮说的是真的。2月7日李文亮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他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晨,武汉中心医院门口摆满了花束与卡片,卡片上写道:“疫情吹哨人,你是英雄,一路走好。”北京通惠河边的积雪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送别李文亮!”。一晃三年过去了,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下已有100多万条评论,其中几天前刚发的一条是这样的:“先生,一个时代结束了,您看到了吗?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你可以安息了。”
在武汉最艰难的时刻,一位武汉作家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了自己身处疫情风暴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后日记在海外出版,一时间网络风暴骤起,一些网民将作家称为“民族的罪人”“勾结境外敌对势力”。作家回应:不用争,让时间来告诉我们结果。的确,当所有的争论都脱离事实成为情绪的宣泄,那争论还有什么意义。一段历史的客观记录需要多个维度,你可以激昂地高唱赞歌,我也可以冷静地述说日常,一个健康社会需要容忍多种声音。
2021年7月29日凌晨,华山医院张文宏医生发布这样一条微博:“未来选择的方式是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旋即,他被扣上“与病毒共存派”的帽子。今年3月24日,在上海那波疫情中张文宏发文说:“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既要控制好疫情,又要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要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这样表述熟悉吗?对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放开后所选择的政策路径。但当时网上骂声一片,他的建议没人理睬。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说真话的人放心说话,让不同意见坦然、建设性地融入公共生活,我们需要怎样的胸襟与气度,我们究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05 有些事不能被原谅
防疫新十条发布,核酸检测行业凉了。这三年,这个行业赚大了。它占尽天时地利,想不赚都难。但偏偏有人还觉得不够,还想攫取更大暴利,不惜铤而走险,检测结果各种造假,带偏了中国防疫的整体节奏。核酸检测结果是抗疫决策依托的基础数据,当核酸检测报告都不能确保真实,十万、百万甚至千万的人长时间居家静默就成了灾难。“核子华曦”遍布全国的庞大检测网络,“张核子”们手眼通天的运作能量,让人瞠目结舌。他们为了一己之利,以“保护生命”为借口,在祸国殃民的道路上纵马狂奔。核酸产业凉了,但别让丧尽天良的“张核子”们逃了。他们是谁,他们怎样造假,他们赚了多少黑钱,他们背后有无利益输送的黑幕,这一切必须给世人一个交代。人在做天在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漏掉,还有天谴!
06 愿天堂没有疫情
2022年12月13日,新冠肺炎死亡实时数据:中国30935人,海外6627472人。这些人没能熬过疫情的结束,他们的生命定格在这三年中的某一点。他们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或许是一位忠厚长者,德高望重,儿孙绕膝;或许是一位中年才俊,家庭和美、事业有成;或许是一位帅哥或一位靓妹,他们憧憬未来,满眼都是爱情的甜蜜;或许是一位可爱的小朋友,曾和他心爱的大花猫约定,长大后无论到哪都和它在一起……世事无常,他们的生命凋零在这病毒肆虐的空气里,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对生活的留恋。湖北电影制片厂导演常凯一家四口死于新冠肺炎,他在死前留下遗书:“我一生为子尽孝,为父尽责,为夫爱妻,为人尽诚!永别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意大利72岁老人朱塞佩·勃拉代力牧师在确诊新冠肺炎后,主动放弃生存机会,将呼吸机让给年轻患者,梵蒂冈通讯秘书处顾问称,“世间大爱莫过如此,他活着的时候为染病的人祈祷,最后也为他们而死。”逝者已去,生者坚强,愿天堂没有疫情,愿世间永远有爱!
三年了,我们已经精疲力尽。三年了,国家拼尽全力,用最小的生命代价保护我们渡过了病毒肆虐最凶险的阶段。三年了,中国终于站在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在病毒传播力日强而毒力持续减弱的情况下,我们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新冠大流行。我们无需恐惧,但要懂得敬畏,敬畏科学,敬畏生命,敬畏常识;放开了,但我们不要放纵,要遵守国家防疫规定,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把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老人、留给孩子、留给最需要的弱势群体。我们一定能平安迈过这道坎儿!
凛冬正在过去,春天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