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馥甄终身大事讲的是什么,田馥甄终身大事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15 17:52:04

耳机社会学


以前大家的“出门三宝”是手机、钱包、钥匙,现在大家的“出门三宝”则是手机、耳机、钥匙。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和耳机同为当代人类进化而成的体外器官,一个用来社交,另一个则用来拒绝社交。


1979年,Sony Walkman现世。它的畅销,正式把耳机从室内带到室外,从家用产品变成个人便携式产品,戴上耳机意味着时尚,意味着可以在任何地方建立不受打扰的私人空间。


田馥甄终身大事讲的是什么,田馥甄终身大事结局(13)

索尼大法,宇宙通用。/ 电影《银河护卫队》


40年过去了,耳机作为一种协助工具变成了现代人拒绝额外社交的“武器”。耳机最早发明的原因是为了怕打扰别人,但现在却变成了被别人打扰。


于是有人说,耳机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私的发明之一。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抱怨她的儿子:“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当代热衷“生病”的年轻人,10个人里面8个患上了社交恐惧症,还有2个正在变成社恐的路上。


虽然,这时所谓的“社恐”或许只是“社畜”给自己立的人设而已,不想说话不能等同于“不会社交”。


根据社交恐惧的心理学定义,同样是拒绝交流,内向和社恐的内因有着本质的区别。社恐人是“不会社交”,内向人是“不想社交”。


田馥甄终身大事讲的是什么,田馥甄终身大事结局(14)

这年头,不是社恐都不好意思出门。/ 日剧《最终幻想女孩》


更为合理的解释也许是:手机让大量的社交场景发生在线上,线下社交能力发生了退化。当代年轻人中的御宅族、社恐越来越多,二者的贬义含义也在逐渐消减。


社会已经开始接受并尊重内向人格的存在。这不是一代人的偶然,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首先,稳定的社会关系被打破。从前,大部分人的生活圈非常狭小,从村这头到村那头而已。为了在这里生存,他们必须和所有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而现代社会流动性指数级上升,从一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变得轻而易举。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正是这一原因的表现形式。


田馥甄终身大事讲的是什么,田馥甄终身大事结局(15)

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前更早接触孤独,也更享受孤独。/ Unsplash


其次,社群结构被瓦解。一直以来,人类都被认作是群居动物。在原始狩猎社会,一群人通力合作才能生存。在农业社会,一家人耕作才能达到温饱。


而现代社会,单身生活已经悄然成为当代青年最习惯的生活方式。


根据淘宝2017年发布的《单身社会趋势数据》,在中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的单身群体甚至已经超过5000万,其中90后占比超过六成。


如果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他们还会有动力逼迫自己去掌握社交技能吗?


田馥甄终身大事讲的是什么,田馥甄终身大事结局(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