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海报。
由姚婷婷执导,李鸿其、李一桐主演的奇幻爱情片《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于8月25日“七夕节”上映,上映首日斩获票房2.75亿,上映两天票房已破3亿。不过,该片的口碑与票房形成鲜明,豆瓣评分仅5.1分。影片讲述林格(李鸿其饰)意外获得穿越能力,为了挽救爱人邱倩(李一桐饰)的生命,他一次次穿越回去,却始终无法圆满。很多观众对于片中的穿越设定以及故事逻辑表示不满,认为剧情也太过狗血。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该片导演姚婷婷,回答了观众的疑问。>>>七夕单日票房达5.2亿,《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刷新《八佰》纪录
【导演答疑】
观众:莫名其妙穿越,故事逻辑混乱?
导演:主类型是爱情片,没打算构建奇幻世界。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中,李鸿其饰演的林格通过一块手表重启时间,穿越回过去,挽救爱人的生命。但是,对于利用手表实现穿越,没有给出过多解释。这也造成网友很多困惑,“时间重启意味着男主角原先的身份消失,那他用的什么身份出国”等诸如此类的疑问,觉得故事逻辑混乱,漏洞百出。
导演姚婷婷表示,《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是一个重爱情轻奇幻的作品。
针对观众的疑问,导演姚婷婷觉得,这其实是电影类型的问题,这部片子的主类型是爱情片,主要是讲两个人的爱情关系,在创作思路上没打算架构一个奇幻的世界,而是想怎样让观众去相信这两个人物的角度出发的。“如果这是一部奇幻片,我可能要拿很大篇幅来讲‘表’这条线,既然这是一个重爱情轻奇幻的作品,我觉得就不能讲太多奇幻东西,不然的话会模糊掉它的主类型”。 最初在看到剧本时,导演也是被故事中“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爱情所打动。
观众:女主角死了三次,太狗血?
导演:想传达人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时如何选择。
片中李一桐饰演的邱倩经历了车祸、舞台事故、抢劫被害三次死亡。很多观众觉得这种设定太狗血、太俗套。导演姚婷婷说,片子的设定就是邱倩遭遇不测,然后林格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她的时间,是命中注定的死亡。片中,两人在国外的一场戏,遇到了一个占卜师,占卜师对两人说这一切都是悲剧,是命中注定的。虽然邱倩的命运是没办法被逆转的,但林格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爱人的时间。导演在这里想传达的是,人在面对这种无法改变的命运时,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选角幕后】
李一桐会跳舞,“灵光乍现”选李鸿其
导演选择李一桐是因为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适合邱倩练芭蕾舞的角色。
姚婷婷在拍电影处女作《谁的青春不迷茫》时,李一桐有去试镜过,导演对她印象特别深,“笑起来特别美好,有让人想要去保护的感觉”。虽然上次没有合作成,但当姚婷婷看到《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的剧本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李一桐,并且片中邱倩这个角色是练芭蕾舞的,而李一桐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精修民间舞,也进行了很多芭蕾舞的训练。
导演选择李鸿其出演林格,是因为觉得他在《缝纫机乐队》中的表演“爆发力非常强”。
男主角林格这个角色的人选,一度曾让姚婷婷十分头疼,因为这个角色的年龄跨度、情感重量都很大,比较难演,想了很长时间。有一天凌晨三点,姚婷婷躺在床上睡不着,就在想谁更适合这个角色,脑子突然就飘过“李鸿其”这个名字,“有种灵光乍现的感觉”。之前,姚婷婷看过李鸿其出演的《缝纫机乐队》,虽然戏份不多,但印象很深,表演的爆发力非常强,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塑造能力的演员。然后,姚婷婷就将李鸿其代入到林格这个角色的每一个时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林格的形象,就迅速确定了李鸿其饰演林格这个角色。
片中有场在剧院外的戏,林格为了救邱倩,重启时空,穿越回去,但邱倩已经不认识他了。导演刚喊开机的时候,李鸿其就哭了。导演只好喊卡,因为这场戏不需要哭,导演考虑到两人在后面还有情感的爆发,前面在处理情绪的时候先压着。但李鸿其是一个为角色付出的演员,完全融入到角色中便有点情不自禁,只好先把情绪完全释放出来。
【未来创作】
尝试一个完全颠覆的类型
在开启影视长片创作之前,姚婷婷拍了《顶缸》《特殊交易》等几部短片,关注社会现实,题材硬朗,根本看不出来是一部女性导演作品。不过,之后创作的几部青春题材作品,网剧《匆匆那年》,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以及正在上映的这部《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则流露出很强的女性导演的印记。
姚婷婷也承认,之前的几部短片是一种自发喜欢的创作,社会意义的层面会更重一些。而之后的网剧和电影都是题材选择了她,然后再去融入自己的表达。2016年《谁的青春不迷茫》上映后,收获票房1.79亿。对于一部电影处女作来说,开了个好头,之后又有不少青春题材的剧本递上来,但都被姚婷婷拒绝了,因为擅长一个题材就不停地拍,不是她创作的初衷。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可能性还很多,“不想被一个类型框定住”,想去做一些挑战,这也导致在接下来近4年时间里,她一直没有作品产出,“大家都以为我结婚了,其实并没有”。直到她遇到了《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尝试了爱情题材。
导演姚婷婷(图中)在《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拍摄现场。
姚婷婷透露,目前她在同时准备两个故事,其中有一个是完全颠覆的类型,就像她最初选择拍《顶缸》一样,特别想做一些别人意想不到电影类型,“在这个类型之下,我可能还是会去讲一些关于情感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卢茜